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曾国藩一生大智慧浓缩成哪11句话 > 第34章 治人治己治心1(第7页)

第34章 治人治己治心1(第7页)

名宦,无不以通禅味解禅心为风雅,是为了在失势时自我平

衡,自我解脱。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少欲知

足”。孟子有一句话叫“养心莫善于寡欲”,是说希望心能够

正,欲望越少越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

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

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

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

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

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

态度。

在曾国藩的用人方略中,他是按照“做”、“省”、“学”、

“禁”四字来实行的,因此极有亲法条理。

先让我们看曾国藩的一段真言:

崇俭约以养廉。昔年州县佐杂在省当差,并无薪水银两。

今则月支数十金,而犹嫌其少。此所谓不知足也。欲学廉介,

必先知足。观于各处难民,遍地饿殍,则吾人之安居衣食,已

属至乐,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殄哉?不特当廉于取利,并当廉

于取名。毋贪保举,毋好虚誉,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可挽

回矣。

曾国藩一世廉矩,勤政爱民,了解民间疾苦,多次为民请

命,减免税赋。廉矩使他挺起两根硬骨头。

道光二十三年(1

843)三月,曾国藩升任翰林院侍讲,六

月任四川正考官,十一月回京复命。曾国藩在京都四年,景况

很苦,生活俭朴,但对于因穷困和疾病死亡的同乡,必尽力资

助。从四川回来,将得到的俸银千元寄回家中,并且拿出一部

分来救济贫困的亲友,他在家信中说:

孙所以汲汲馈赠者,曾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

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

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二则各亲

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资助,则他日不知何如?自孙

入都后,如彭满舅,曾祖彭王祖母,欧阳岳祖母,江通十舅,

已死数人矣!再过数年,则意中所欲馈赠之人,正不保何若

矣!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

后必悔之。

曾国藩做了十多年的京官,对于职务十分尽责,他这种勤

恳廉洁的精神,很为一般人折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