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初入社会时,先师阎荫桐夫子曾经叮嘱过我:“在外酬应一定
要准备一些印有姓名、籍贯、地址、电话的名片,以便跟初交的朋友交
换,假如人家给你名片,你不回一张,很容易让人误会你架子太大,或
不愿意折节下交,岂不冤枉;至于那些名片上印有‘专诚拜谒’、‘启事
盖章’字样的,不是自抬身价,就是自命不凡矫揉造作之徒,不足为
法。”多少年来,恪遵师训,身边总要带几张名片,以备不时之需。
风筝谈往
台湾有一句俗话:“九月九,风筝满天啸。”重阳节除了敬老登高、
赏菊,就是放风筝了。内地元宵过后清明之前,风和日丽柳色青青,且
风向稳定,就该到郊外放风筝,把一冬郁闷在心里的霉气尽情吐出,自
然身心俱畅,百病消除。跳绳、踢毽子、放风筝,都属于户外健康娱乐,
大人们是不会加以禁止的。清明一过,季节风来临,风起西北,黄沙蔽
天,想放风筝,要等来年啦!初来台湾看见重九节有人在淡水河放风
筝,觉得很奇怪,怎么春天的玩意儿,拿到秋天来玩呢!后来才想到完
全是季节风的关系。台湾到了秋天,景物柔美,凉飙初拂,正是放风筝
的好时光。内地宜春,台湾宜秋,完全是风向不同而有所差异的。
中国什么时候有风筝,最古老传说,是汉高祖与西楚霸王项羽战
于垓下,两军相持不下,汉军由张良设计,韩信督工,糊了千百只大风
筝,趁着黑夜风高,一齐放进楚营上空。箫管羌笛尽奏楚歌,楚军以为
汉军已得楚地,军心涣散,兵无斗志,楚军大败,项羽自刎乌江,并且有
人传说那批风筝载有甲胄勇士,那是稗官野史之言,不足深信。此后
五代的李邺,是位贪享欢乐的风流天子,他在宫中闲得无聊,让妃嫔侍
女们各出心裁,用竹纸做材料,糊制各式各样的鸾凤鸢雁,引线乘风,
以为笑乐,并且在鸟背绑上竹笛,迎风垮睁有声,所以叫作“风筝”。在
此之前,原本设于殿阁檐棱之间的铁马当风作响,敲金戛石叫“风筝”,
后来反而变成纸鸢的专门名词了。此外见诸史籍的,还有南北朝梁武
帝萧衍在台城被围,曾放风筝请求救援,根据史册记载,最保守的估
计,早在一千五六百年之前,中国人就发明放风筝了‘。
清官每年河初解冻新柳吐绿,阿哥格格们就开始放风筝了,地点
于宫里长巷,视野广阔,附近无树木阻挡,地又平坦。风筝是由内务府
造办处雇有专门工人扎制承应,最好放的有黑锅底、沙雁、瘦腿,这种
风筝一抖就起,虽然式样古老,可是阿哥们不用假手别人,就可放起。
至于福寿、双喜、七星、八卦、朱砂判、老寿星、八仙人一类人形立体大
型排子,必须用竹竿子先抖后放,而且不能用小线,改用老弦,要等官
监们放起来,够上罡风,茌高空稳住,才能交给阿哥们扯绳放线呢!皇
城附近,住着一些游手好闲的轻佻少年,一看见内廷风筝翱翔九霄,立
刻邀集身强力壮叫“挖子手”的人,用蘸上玻璃沙的老弦,拴在棱角锋
利的钢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