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专业的解答,不会有人去教导那个倒霉的被欺骗者或者被背叛者去报复去纠缠,大多数是让她们快速离开那个不值得再付出的男人,走出感情的陷阱和泥潭,重新开始。
蜜瓜在新浪原创同时连载《风荷》和《百合》,倒没想到对比之下,读者的评论这么有意思,这么有思考价值。
此时蜜瓜已经不得不说,“弱者”这个词已经成为中国女人的胎记,除之不去。
女人就应该是弱者,已经成为中国男人女人的主流意识。如果你的所作所为超出这个意识,无论你是什么人,你都有可能被指责。
《百合》里面的原配苏雪凝,就因为她是个婚外情的受害者,她的表现比较弱势,于是引发了大家,尤其是女人的同情心,于是在这个前提之下,她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蜜瓜相信,如果她情急之下杀了人,可能也会有人说她是对的,杀得好。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苏雪凝杀了人,在旁边叫好的人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坐牢的将是苏本人。
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舆论导向。苏的种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弱势心理在行为上的反应,这种心理病态不健康,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
(请不要在这里说蜜瓜赞成或者赞美婚外恋第三者,蜜瓜只是在本文里不讨论这个话题,跟赞成或者赞美无关。)
《风荷》里面的陆风荷,在一开始的时候,几乎跟苏雪凝处于同样的位置。只是她这个人在外表上也好,在心理上也好,都很强势,始终把两性关系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在这里蜜瓜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社会性意识,那就是,男人出轨了,只要他有心悔改,愿意维持这个家庭,那么他的老婆提出离婚就变得不可理喻,甚至十恶不赦。
还似乎,程无为的出轨能被大部分人理解,陆风荷的报复反而不能被理解——是这个社会不对,还是蜜瓜的脑子不够用?这都是什么思想什么理论什么意识啊?
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是这样的——面对丈夫出轨的时候,在道德方面要像钢铁一样坚强;面对婚姻质量和自己的个性需求的时候,她必须心软得如豆腐渣工程,一击即溃,放弃原则。她不能比丈夫强势,否则她就该死;她不能比丈夫聪明智慧,最好是她比他聪明智慧也要装作比他傻的样子,否则婚姻解体的责任全在于她。
这是什么逻辑?莫非中国女人一生下来就被贴上了标签,打上“弱者”的印记?如果你长得比较茁壮,比较旺盛,超过了这个标准,你就不像女人,你就要被责备?
男人如此要求女人,女人似乎也认同这个标准。
有一天有一人在蜜瓜的海外博客留了这么一个评论,说目前中国最流行的网络小说是这样的模式——小市民的普通男子不断地艳遇故事,而这种故事最大的读者群就是男人,呵呵。
蜜瓜自己在网上观察来看,除去婆媳关系类的小说,女人写的感情故事大多数很悲情,男人出轨,女人等待男人回心转意,或者用真情感动男人回归,女人在家里等得百忍成癌(或者其他绝症重症),最后男人追悔莫及,回来跪倒在妻子的病床前痛哭忏悔。于是男人女人读得热泪横流,不能自已。
只怕在现实生活中,女人等到心脏穿孔,男人也走得坚定。如果哪天他回来,估计是外边的那个泡了汤,或者个性不符合他的要求,令他失望。
如果你说蜜瓜有什么倾向,那么蜜瓜说是,以上两类故事蜜瓜无论如何写不出来——小市民的艳遇,或者王宝钏的寒窑十八载。
在中国,女人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命运交到男人手里。男人给你幸福,你就幸福,哪天男人一转身,女人只有一条出路——跑到天涯去做哭诉的秦香莲,寻求包公为自己主持公道。这包公不是法律,是网上道德斗士们不必承担责任的匿名的人肉搜索。
恐怖。
“弱者”,你是中国女人的胎记,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
《百合》中苏雪凝的故事,请参考蜜瓜博克中的连载
blog。sina。handaimigua
也谈人生格局
BY 长期潜水乐悠悠
恰好是在差不多的时段里,同时看了蜜瓜的《全职太太的幸福生活》和陈文茜的《人生最怕格局小》,所以很感性地把她们联系起来。
陈文茜的女人人生格局说,断章取义地说:“这时一个人的格局大小就决定了她的态度和磨难之后的人生。所以说我们开阔自己的心胸,培养自己的品位不是为了世俗地吸引男人,或是偏激地摒弃男人,全应是为了我们自己心底的喜乐”,“我们的眼界一旦不局限于个人的小日子(老公,孩子,家里家外。。。),想想世界上其实还有那么多东西值得我们关心 …… 离乱中的人民,尖端的科技,精粹的艺术,深邃的宗教 …… 那么我们的格局就会很大;就不会一辈子到头来有一种被剥夺感。男人,得之何喜,失之何忧?”
陆风荷的全职太太生活不完全是大家概念中奉献型的,从职位上退下来,做贤妻良母。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没有一并抛弃,依然是公司的董事,有分红。她决定做全职太太是为了自我的完善,追逐自己的摄影梦,然后当然还有永葆青春的小资活动(瑜伽,社交,等)。在追梦的过程中,陆风荷慢慢转到了扶贫的公益活动中,用陈文茜的理论来说,她把她的人生格局做大了。可是,问题就出在格局大了以后,她的重心不在家里了,LG就不乐意了。慢慢的,夫妻间的隔阂变成了不信任,最后婚姻破局。陆风荷在婚姻的破局过程中没少痛苦,但她的能力和掌握的资源(人脉,见识,经验,等)支撑着她走过来了,风雨过后又见彩虹。
陈文茜是没有结过婚的,也没有孩子,但肯定有过几段恋情。她以格局大来调整情伤,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人生格局大,就好象投资的风险分散,这样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可是女人一旦结婚,有了孩子,你再怎么分散,都不能忘记你的重点还得在家里。仿佛有了一个公司,你可以玩股票,借贷等来平衡账面收入,但公司的盈利永远是大头,是你要追求的目标。陆风荷的失误,是忽略了她格局的重心:LG和女儿,外带LG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如果陆风荷要把格局做大,那公益事业也应该是和LG一同发展,至少是LG在后面全力支持的。否则,单方面的发展,最终往往是以夫妻和谐为代价的。
两篇文章串起来,我还是认同陈文茜的观点,人生最怕格局小。个人如此;家作为一个个体也如此;教养孩子更如此。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在婚姻与孩子不同阶段,侧重各不相同,分寸的拿捏是关键。
BTW,我很喜欢蜜瓜的小说,当时一口气看完。
****************************
回复:也谈人生格局 BY 宛儿
俺也老潜水,刚要下了才读到你的文章。
陈文茜和陆风荷不是一类,虽然同是女人,前者是个大女人,而后者充其量也还是个小女人,尽管她是董事(那是因为她是创始人之一)。陈是明显的女权主义者,至少蔑视男权,她的学识见识胸襟都是陆无法比拟的,她是有大智慧的少见的女中俊杰,这也许是她至今独身的原因之一。“离乱中的人民,尖端的科技,精粹的艺术,深邃的宗教”与日常生活是有相当距离的,顾此失彼,两者难得兼得。
只是相比俩人,我不敢说陈比陆活得自在自由幸福,因为女人是恋家的动物,只在立足于家时才有安宁安全满足,立足于家并不意味着女人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