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来两个哥哥庆来、盛来都是摔打花脸出身,所以毛世来耳濡
目染对武功特别爱好,他跟武旦阎世善一块儿练功耗跷,决不松懈偷
懒。同科师弟小武旦班世超说:“毛师哥上跷之后,力矫耸肩踏步,摇
摆趑趄不良姿势,工夫下得深了,不但蹈蹈自如刚健婀娜,一曲《飞飞
飞》宛若素蝶穿花,栩栩款款。他得了旦部冠军,是实至名归,要是有
人还不服气,那简直是自不量力了。”毛世来对前辈师哥们,最佩服的
是于师哥连泉,托人代为向小老板先容,极想拜列门墙。不知为了什
么缘故,后来忽然变卦。有人说小翠花看过毛世来的《小上坟》,认为
毛的跷功做表,都跟他相差有限,只是火候尚未到家,若再掰开揉碎给
他一说,自己可就没饭啦。传言虽未必真,可是毛世来想拜列门墙的
夙愿,倒是一点儿也不假!
故都剧评人景孤血对毛世来最力激赏。景说:“毛世来《战宛城》
邹氏下场的走跟《翠屏山》潘巧云的漫步,一个是孀居贵妇,愁眉蹙额,
仍不失娴雅修嫣的走,一个是柳颤莺娇,春情冶荡,纵意所如的走,两
者身份不同,心情有异,所以走法轻艳侧丽,自然有了差别。”如此说
来,真可谓脚跟能把心事传了。徐凌霄称景孤血剧评能研机识微,可
算知人之言。
台湾的各军剧团,近年来也培植出不少花旦武旦隽才,如刘复雯、
姜竹华、杨莲英、翁中芹,还有乾旦程景祥都是在跷上下过一番苦工,
才有今天成就的。可是也有一些小一班档的十之八九犯了耸肩、摆
手、摇晃、站不稳的毛病,让台下看了真替他(她)们提心吊胆捏着一把
汗。近来看了几出小武旦们打出手戏,跷没练好先学会偷懒,《青石
山》的九尾仙狐,《泗洲城》的猪婆龙都不踩跷,大脚片踢八根枪,还掉
满台,大概再过几年,踩跷也跟耍獠牙、洒火彩同一命运,自然而然归
于淘汰了。
扇 话
中国早年在农业社会里,每年到了盛暑时期,甭说冷气机,就连电
风扇、抽风机一类驱暑散热的工具,也是梦想不到的。所以到了溽暑
逼人的夏天,无论是文人雅士、贩夫走卒手中都少不了一柄扇儿,虽然
团扇、折扇形状各异,芭蕉、雕翎品质不同,可是其为驱虫招风的作用
则一。
中国文字向来是蕴藉俨雅为世所艳称的,当年北平的书画名家,
每年春末夏初,总要在中山公园举行一次扇面书画展,全部都是扇面,
每年都有不少创意之作出现。一张扇面一两元钱,最贵也没有超过八
块钱的。中国画会会长周肇祥(养庵)给这个画展题名“扬仁雅集”,既
峭健简古,又贴切清新。现在回想起来,让人觉着中国文字实在太奥
颐深秘了。
台湾在光复之初,有人把内地产品华生牌的电风扇带来,拂暑生
凉,算是最时髦的炎夏恩物了。可是过不了几年,大同公司新产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