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家跟他们轻装跑了一趟山上的26处古建筑群,58座寺庙,2000多处碑碣石刻,便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
泰山中队虽是主场,但真爬不过培训班的。
由于要检查重点单位,培训班的人释放了负重,那是彻底放飞了,一直冲在前面。
中队很多人冲不过他们,跑得气喘吁吁,不过脸上的表情,气定神闲。
中天门到南天门3000多级盘道,岱顶两公里的台阶,十公里的环山公路,就是他们的天然训练场,他们的家。
这里除了攀登,医疗,和少数森林灭火装备,几乎啥都没有。
中队的队员都笑着说“在这里,人就是最万能的装备”。
一到出警,培训班的就开始有点焦灼了。
这里的游客,不乏刁蛮无理之人,跟他们一起出过几次警,跑了几千级石阶,结果发现只是个有着刁难要求的游客,也许是不想爬了,也许是想让他们带瓶水,有的晚上爬得害怕了,想让他们带个路。
夸张。
你特么害怕晚上走山路,你上来干啥呢?
遇到这些人,培训班的大家都是有点想骂娘的。
但是中队战士们,依然心平气和,有时耐心解释不能报假警,有时看到体力实在耗尽的,也会把他们抬下山,还拍着他们肩膀说,忍忍吧。
培训班的成员没一个想忍的。
连方淮都忍不住了,说:“骂啊?这种人能惯着?以后工作怎么干?”
一个二期士官却笑呵呵道:“你们不知道我们一天要面对多少人,我们就是活在景区里的,这都是游客,天天来的人都不一样,你骂不完的,有时候想想也确实可怜,没紧急的警,就帮帮他们。”
那种和煦态度,让他们感觉到,这特么才是消防服务人民的典范。
一帮人在这神山待了这许多年,都修出道心了。
他们也会急,在遇到警出不过来,还有人报假警的时候。
但大多时候,风轻云淡。
就是这么一支中队,为消防赢得了盛誉。
大家看过他们的荣誉室,那些荣誉,大多可不是消防给的,是部里,省里,市里给的。
还有一些被救群众托人,或者自己重新爬上巍峨高山,给他们送来的锦旗,多得那小小荣誉室都挂不下,只能叠好锁在柜子里。
大家都是荣誉满身的人,但泰山中队的战士和他们,是在两条路上修道。
一个修心道,一个修肉身道。
到底什么是荣誉,是部队的褒奖,还是人民的认可?
他们的荣誉室,应该就是答案吧。
一个上层认可的榜样近在眼前,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影响的。
这三天,方淮的价值观在这里重塑,反观自己以前的心态,虽然一样愿意救民于水火,但对于一些无知小人,一直是唾弃的。
他对于部分群众,是带着心态的,并没有这么心平气和,说不定哪天真有人惹毛了他,他就能脱了军装,打他一顿。
这一部分,他应该不算个好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