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过年,我在家休息放松了好几天,心情非常舒畅和宁静,大腿也丝毫没有异样。后来,我和一位心理医生的朋友探讨了这个问题,于是,高中时自卑胆怯的自己浮现在眼前。
高中,对我来讲是黑暗的三年。虽然老师、同学们都很肯定我,而实际上我确实也很优秀:学习非常好,全年级排名稳定前三名,曾经也是全省文科比赛状元。即使这样,我依然自卑胆怯。记得那天我拿了全省文科比赛状元被请到台上领奖,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到台上的,更不知道下面的同学们是怎样的表情,我把头埋得很低,我只想早点下去藏起来……我讨厌我自己。我太胖,太难看,太土气。我穿什么都不好看。我不会搭配也买不起更多好看的衣服。
我讨厌课本中鲁迅的“药”。“药”里面的“华大妈”让同学们引用到我的身上,给我起外号叫“花大妈”。
我讨厌自己在不该动心的时候动了心,偷偷喜欢了别人。
我不愿意被大家看到,我觉得自己影响了校容,影响了市容。我穿什么都浑身不自在。我走路很难看,我笑得也很难看,所以当遇到熟人时我所有的行为动作会开始僵硬。我不愿意看自己,于是我几乎不敢照镜子。
我惧怕遇到隔壁班的小石头。他太淘气,他大老远看到我就高喊“花大妈”。尽管他只喊过那么一回,但我从此就不敢再从他们班的通道走过,甚至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打怵。
还有,我一直在心里暗暗流泪:Q和M怎么也会当着我的面叫我外号呢?是的,我的人缘还不错,同学们都很尊重我。然而,关系还不错的Q和M居然这样对我。尽管他们俩也都分别只叫过一回。
大家都取笑我,不,大家说得都对。我确实难看、老气。而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我还喜欢上了别人,简直是对别人的侮辱。
……
我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疼痛,而我的外在却又是一副镇定自如的样子:同学们都很喜欢让我来帮他们解题,我随和、平静,我从不觉得他们耽误了我的时间,我毫不保留地把我所知道的解题方法传授给他们。我有一副很自尊的姿态。然而在此姿态下我却脆弱、敏感。
我对“高中”两个字过敏。我对“小石头”、“Q”、“M”、“S”等名字过敏。同时,我内心那个被遗忘、被藏起来的自己在黑暗里发霉长毛,化脓流血,阵阵作痛。
我大腿两侧发麻,直到失去知觉,这个“麻”的心理原因应该就是不接受自己,不接受高中时候自卑胆怯的自己。我开始随着内心的声音试着去接受和面对: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到受伤的地方,面对和拥抱受伤的自己,原来我的内心居然有如此多、如此剧烈的情绪和伤心。
我哭了两天,随着不断地面对和清理,内心的情绪越来越少了,而最让我惊讶的是,我的双腿就在两天之内奇迹般地恢复了知觉,那“知觉”如此新鲜又真实、敏感又清晰。
当遇到超乎想象的“恐惧”或者不符合理想状态的“事实”时,人们惯用逃避、麻木、转移、无视等来欺骗自己。这种欺骗是无意识的,它会暂时免除面对“事实或者真相”所带来的“剧痛”,同时它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后遗症——制造各种混乱(身体的或者情绪的)。
四肢僵硬&防御、戒备
曾经,我每当听到电话铃声就会浑身不自在,尤其害怕自己工位上的电话响起。除了电话声,我还非常害怕工作会议、项目会议,只要是牵扯到需要我做汇报的事情,我都害怕。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看到领导就害怕,心扑通扑通地狂跳,有时不敢说话,甚至不知道如何挪步,每每这种情形下还会四肢僵硬,连脸上的肌肉也会痉挛。
很多新入职员工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业务上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所以会担心做错,担心失去工作,这些都属正常。但是我已经工作了好几年,已经是行业内的老手,经我处理的事情和方案一直得到认可和赞赏,只是我那种遇事心跳的感觉和四肢发僵的毛病仍然伴随着我,只是形式上稍有改变。
现在我不是看到领导而害怕,而是当领导或客户问起我工作的事情时,我会心生愤怒。然后脸部表情就会不自然,同时四肢发僵。坐在我旁边的同事有时很不理解我这种表现,她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如此愤怒的反应,我自己也很不解。为什么呢?
电话响起、领导说起、客户问起,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我每次都会感到紧张,也能感觉到自己脸部表情的僵硬。
等我静下心来,无任何评判地看着自己内在活动的时候,我脑中出现了一些模式:原来每当领导或客户向我问起工作的时候,我的内在首先进入一种防御状态,我会认为领导和客户是过来发难的,是过来挑我毛病的,于是我就开始愤怒,开始发抖;对电话的感觉也是如此,只要电话响起,我就会认为这个电话是客户或同事在找我问责??
由于这样先入为主的假设,也就形成了后来模式化的反应。
我继续关注着自己的内在状况,发现自己内在有很多假设的、虚幻的恐惧,我发现自己希望受人欢迎,希望别人眼中的自己完美无缺,希望工作中事事顺心,希望一切在把握中。
由于持有这些希望,自己内心充满恐惧和担心,担心事情发生意外、担心出现掌握以外的事情,担心受到指责,担心让人失望。
我这样担心着,同时也万分地排斥着,所以就会产生一些身体的僵硬状况。这是自我幻想或头脑想象所产生的消极防御。这与我们本性具来的自我保护功能不同:我们本性具有的自我保护功能并不假设危机状况,它不会思前顾后,它只是当下做出反应,是一种积极、自然、放松状态下的保护和防御;而我们头脑中的恐惧所产生的保护和防御不是当下的,很多时候是先入为主的、思前顾后的,是一种消极的、人为的、僵硬的戒备。
我静静地看着自己内在的行动,也积极对此采取措施:首先我告诉自己我很安全,自己的工作已经很出色,即便存在一些不足,那也是正常的;每个人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我就喜欢红色,却遇到了喜欢白色的客户或领导,他们会说我做的这个风格不好,难道真的不好吗?其实也未必,只是他们的喜好与我不同而已。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对,无论我是坚持还是放弃己见,都与我的内在无关,我不需要拿这些事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有价值的”、“能干的”??于是,我的愤怒慢慢地变得少些了。
有一次,我随朋友去参加了一次太极拳课。
第一堂课,老师介绍说:“太极就是修心,通过对身体的觉察与身心互动。很多病症都是身体的僵硬和心理的防御所引起的,而身体的僵硬其实就由心理的防御所导致,现在的人们在忙碌和压力下都不懂得如何放松了。”
我们不会放松?
是的,放松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简单。想要真正做到放松,必须心无旁骛。如果心里有很多紧张和焦虑、顾虑和期待,那么我们的身体必定是僵硬的。放松是一种自然状态,并不是努力学会的技巧。放松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质。
老师接着介绍说:“你不可能‘获取’放松,你不可能主动达到放松。放松是一种发生,当它发生并遍布于我们身体时,才被我们觉知为‘放松’,它是一种心的品质,是心的气息。我们通过练太极试图达到这样的品质。当然,只是试图,至于是否能达成,这个全在于你们的领悟。太极拳的精髓是无为,而太极拳运动是十分主动的。跟随太极运动,我们会慢慢忘掉身体,而成为运动本身??”
我听得入迷,这是太极拳还是心理课程?哦,不对,我又在主动分析了,实际上它们虽然看似是两种东西,但殊途同归,指向的是一种东西。我从此喜欢上了太极拳。
紧张、发僵都是心理防御的身体反应,还会带来模式化的动作、表情以及情绪等,进而就是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原来我们不会放松的是心,一味去刻意放松身体只是自欺欺人。我们的心有太多的束缚、欲求,由此产生了过多的焦虑、防御、失落,所有这些又都凝结在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心无挂碍,活在当下,放松就会自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