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转瞬又过五天。是日也,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由盛京通至清太祖陵寝之大道上,羽林军密布,行人寂寞,鸦雀无声。辰牌时分,清太宗皇帝御驾,在一群王公大臣皇亲宗族簇拥下,缓缓出城,望着皇姑屯进发。一等侍卫喇嘛僧慈因、满洲力士多蒙两人,各执月牙铲大砍刀,乘骏马,在驾前先行。长白山英雄多林、张俊两人,各持长枪巨剑,在驾后保护。此四人者,武技精通,膂力雄伟,清太宗特选为侍卫,随行保护。
御车金光闪烁,黄罗伞遮着太阳,庄严肃穆,缓缓前行。来到距皇姑屯约十里之处,忽然左方丛林中,树上密叶上,人影一幌,掠空而过,落在清太宗御驾跟前,一少年大喝一声:“马宝来也!”手中蟠龙宝剑,疾向御车上之清太宗当胸插去,剑光闪闪,寒风迫人。
原来清太宗是努尔哈赤第八子,状貌魁奇,膂力过人,自幼已喜武技,聘名师多人,苦练技击,刀枪剑?,无一不精,为努尔哈赤所钟爱,立为皇太子。是时,乍见马宝宝剑挥来,眼明手快,就在御车上向右一闪,避过第一剑。马宝第二剑又到,一个白蛇吐信之势,再向清太宗咽喉刺去。清太宗仓卒间无从招架,只有偏身略避,举左手袍袖一拂,用以挡住蟠龙剑。马宝将剑一割,砉然一声,把清太宗之袍袖割断,刺伤左手,血流如注。
右边林中,那拉布亦举刀飞身跃出,正欲向清太宗迎头砍落,却被御驾后一等侍卫张俊两人,举缨枪一格,把马刀格住,一个连招带打之势,挺枪疾向那拉布左胸刺入。那拉布急转身一刀,伏住缨枪,刀锋沿着枪柄,一招秦琼递柬架式,向前一撇,撇向张俊前锋手上。张俊急沉桥卸马以避。
那拉布欲扑向清太宗,多林已举巨剑当头拦住。长白山派武术,源出中原武当山,以剑术驰誉于时。多林为满人,与清太宗为同族,幼习剑术,体强力壮,因特制一柄巨剑,剑长三尺五寸,重凡二十余斤,但多林舞动起来,其快如飞,当下一剑招住那拉布之马刀。张俊则用缨枪,向那拉布右腰刺来。
那拉布急退马。多林与张俊二人,双双迫上,一枪一剑,齐向那拉布两旁攻击。那拉布挥刀应战,展开恶斗,三人如品字形,杀到落花流水。
那一边,马宝之蟠龙剑,割伤清太宗之手臂后,正欲再来一剑,结果其性命,不料突觉背后寒风扑到,知有人来袭,急回身转马,慈因喇嘛之月牙铲已从后铲到。在此千钧一发之时,马宝闪身一跃,跳开三尺,多蒙大砍刀又迎头砍落,马宝再闪,举剑挥去,欲把大砍刀砍断,多蒙急收刀。慈因之月牙铲又铲到,马宝再退马,宝剑疾向月牙铲砍下,叮当一声响,将月牙铲头砍断。慈因喇嘛大惊,舞动铁铲之柄,作双头棍使用,与多蒙二人,合力围攻。
数百名羽林军,蜂拥冲至,救起清太宗,保护着王公大臣,皇亲宗族,狼狈奔避,秩序大乱。
马宝、那拉布二人,本欲冲上,刺杀清帝,不料被慈因、多蒙、张俊四人,苦苦纠缠,无法脱身。羽林军四面拥至,那拉布运刀如风,无奈众寡难敌,剧战两个时辰,已感筋疲力尽,冷不提防,被张俊一枪,刺中腰部。那拉布大叫一声,刀法变慢。多林巨剑当胸一插,可怜那位布重伤倒地,被羽林军乱刀砍下,当堂砍为肉饼。
马宝一见,自知孤掌难鸣,幸轻功超卓,大喝一声,就地一跃,一个小鸟投林之势,从人丛中飞身跃起,跳高二丈,身形一纵,掠空而过,跳上树上。羽林军急用乱箭射来,箭如飞蝗。马宝臀上,被射中一箭,带箭飞遁,幸枝高叶密,身轻如燕,得从树林中,望西逃去,爬山越岭,不敢停留,一口气连奔九十余里。
奔至初更时分,夜色苍茫,来到河畔。只见江水滔滔,向南奔流,知已到辽河东岸,幸满军未有追来,乃在江畔林中喘息,拔去臀上箭头,从怀中取止血药,敷上创口,裂腰带以包扎,卧在江畔树下,望着茫茫江水,苦无舟楫可渡,腹如雷鸣,疲乏如死,不禁仰天长叹曰:“我马宝今夜岂就死于此地乎?”
正嗟叹间,忽见背后十余里外,火光冲天,蹄声杂沓,不禁猛吃一惊,知清军追来。正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望见江畔松林,人急计生,乃挥动蟠龙宝剑,砍下三根木杉,扎紧木筏,顺流而下。
渡过辽河,迳登彼岸,已深夜四鼓矣。夜风砭骨,腹饥力疲,仍不敢停留,贾勇前进。至黎明时分,赶到大黑山下小市镇上,得土人收容,躲在茅舍中养伤。三日后,伤势略痊,便拜别土人,回到辽远城内,向吴三桂报告此行经过。吴三桂以马宝虽未成功,亦殊英勇,嘉勉一番。
话分两头。且说清太宗被刺客刺伤手腕之后,赫然震怒,检查那拉布尸首,知是叶赫族人,逃去之刺客,必逃入山海关内,立即下令进攻山海关。
满洲军二十万人,浩浩荡荡,杀奔锦州而来。锦州明将祖大寿,急向蓟辽总督洪承畴乞援。洪承畴即与巡抚邱民仰,总兵吴三桂、王朴、唐通、曹变蛟、白广恩、马科、王廷臣、杨国柱等八个总兵,出兵十三万,马四百匹,由锦州、辽远两路出击迎敌。两军相对于锦州东十八里松山与杏山之下,双方扎下营寨,准备决一死战。
是日黄昏,清太宗亲自负伤上阵,率范文程等登山瞭望,见峰峦起伏,山脉连绵,曲折盘旋,山势雄奇,松山之后,尚有一层高山,隐隐峰峦,高插云霄。清太宗详望一会,以鞭遥指,问此山何名?范文程答曰:“此是塔山。”清太宗又俯瞰山下,旌旗飘动,帐幕云连,知必是明兵营帐。
清太宗巡视一番之后,返回营内,取地图详细观看,知有一偏僻小路,从杏山左方,曲折盘旋,可绕至塔山,偷袭明兵后背。太宗大喜,立召多尔衮、阿济格两人入帐,令率步兵,星夜从此小路,偷袭明兵之后。二人奉令,点起满洲军七千人,轻装步行,静悄悄从杏山左边绕过,穿林拨草,一路前行。可幸是夜星月交辉,照耀如同白昼。
到来塔山,已是四鼓时分。多尔衮抬头四望,并无明兵。多尔衮命满洲军在山上停下,亲自带领健卒八十人,继续登山,见前面有一山岗,岗上绿树?茏,树林阴翳,岗下有七个明兵营寨。多尔衮退后,命阿济格从左攻上,多尔衮从右杀去,各领满洲军三千五百人,一声呐喊,向七个营寨杀入,恍如飞将军从天而降。明兵猝不及防,仓皇应战,被多尔衮阿济格两路人马,杀到东歪西倒,鲜血飞溅,急急忙忙,奔回锦州,向洪承畴报告。
多尔衮夺得七个营寨,掳获粮草辎重六七百车,立即下令满洲军,搬运下山,从原路驰回满洲军营内。
洪承畴接获败讯,当堂吓至面如土色。原来洪承畴是一个小心谨慎之人,当出师锦州、辽远之时,已下令三军将士,步步为营,渐进兵。不料京中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以洪承畴迟迟不发,派人催促。洪承畴无奈,只得出师松山,将粮秣辎重,安放在笔架岗上,派兵七营防守,是时,忽为多尔衮与阿济格二人所劫,焉有不惊愤交集之理?洪承畴当即下令八个总兵,分率四路人马,全线总攻,向满洲军阵地扑击。
是夜天色微黑,星月黯淡。三鼓时分,王朴、唐通为第一队,白广恩、王廷臣为第二队,马科、杨国柱为第三队,吴三桂、曹变蛟为第四队,依次进发。洪承畴与巡抚邱民仰把守大营。
第一路明兵王朴、唐通来到满洲军营附近,看见营中一股杀气,阴森逼人。王朴虽为总兵,素来胆怯,低声告唐通曰:“我看清兵有备,不如退后为佳。”
唐通曰:“我等奉命而来,军令如山,有进无退,焉可路途折回?”
王朴无奈,乃请唐通先行。唐通手提大砍刀,骑着骏马,带领明兵,向满营猛冲过去。王朴亦持枪拍马在后,冲入满营。猛听得一声炮响,箭如飞蝗,自营中射出,两支满兵,左边多尔衮,右边多铎,排山倒海杀到,将唐通、王朴二人之明兵,拦腰冲断。双方人马,刀来枪往,展开恶斗,呐喊声喧,惊天动地。
正在杀到难解难分之际,白广恩、王廷臣从后赶到。不料两边山上,两枝人马,如飞杀到,为首三员大将,拖翎戴顶,身穿满人官服,手中各持大刀长矛,猛冲过来,人强马壮,锐不可当。原来是明廷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带领二万降兵杀至。
白广恩、王廷臣见满军续至,猛吃一惊,无心恋战,且战且退。满军衔尾追击,追上三五里外,第三队明兵马科、杨国柱赶到,杀退满军,把白广恩、王廷臣二人救回。
第四队明兵曹变蛟、吴三桂,行至半途,见唐通、王朴两人回来,曹变蛟、吴三桂问及情由,立即挥兵冲上,接应第二、第三队人马,忽然听得背后鼓角齐鸣,喊声大振。吴三桂回头一望,只见后方尘头大起。
马宝禀曰:“后方喊声乍起,莫非满军奇兵突袭我军大营?”
言未毕,忽见健卒从后飞驰而至,气喘喘传上洪大帅有令,请二将军速回。吴三桂急问何事?
健卒答曰:“大队满军,从间道闯入大营,所以请两将军速回援救。”
吴三桂急率马宝等与曹变蛟转身驰回。来到大营附近,已见无数满军,往来冲突,洪承畴亲自挥刀应战,唐通、王朴亦协力抵御。无奈满军势大,洪承畴抵挡不住。马宝一马当先,提刀杀入满军阵中。吴三桂、曹变蛟率兵继入。
马宝右手执刀,右手持剑,前后左右,刀砍剑刺,如入无人之境。满军前仆后继,排山倒海而来。双方人马,正杀到难解难分,白广恩、王廷臣、马科、杨国柱四员明廷总兵,率兵赶回,三面冲入,始将满军杀退。一场恶战,明兵死伤二千余人,虽将满军杀退,亦栗于满军凶顽,人人畏惧。
原来清太宗乘明兵在前方作战之际,密令豪格、阿济格两人,率兵从间道袭击明兵大营。是夜,豪格与阿济格退回满军营内,清太宗又料明兵经此一战后,势必退走,密令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豪格四将,于明日黄昏出发,领军潜出杏山、塔山,分路埋伏,如此这般。四将领命而去。清太宗亲率大军,严阵以待。
一日既过,次日初更时分,探子回报,谓明兵已动,有撤退迹象。清太宗即率兵冲向明营。洪承畴闻报,当即率领巡抚邱仰民,总兵曹变蛟、王廷臣两总兵出营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