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姐,太子殿下曾经有交待,这次来泾州,练兵和发展经济都要偏劳你,将来皇上会论功行赏的。”张陵笑道。
“将来?将来的日子多了,谁知道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小婉听着撇嘴。
在历史上,‘将来’可没有李承乾什么事情,倒是那个现在还是个小屁孩的李治得了个便宜,只是这便宜现在能不能沾上可就两说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李世民还是十分喜欢李泰,但显然并没有让他替代李承乾成为太子的意思,而且李承乾的表现相当不俗,既对李世民表现出足够的谦恭,又能够积极地完成交给他的事情,很得李世民的信任,而且长孙皇后也很心疼这个长子,对他全力支持。
“那我就自己看了?”张陵作势要自己打开那火漆。
“太子殿下的旨意怎好违抗?”小婉白了他一眼,从抽屉里取出一把裁纸刀,将火漆挑开,然后取出厚厚的信笺,两个人头挨着头,仔细地看了起来。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二十八节 情报
第四百二十八节 情报
不好意思,家里有事,才写完,以后一定提前通知
信,是以李承乾的语气写来的,而且也不是什么旨意,从信的开头看上去是学生对老师的问候。但后面就是一些关于朝廷的信息,譬如突利降唐,以及朝中由此而引发的动荡……很简单,针对突利降唐是否接受的问题,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长孙无忌为首,认为现在正好是分裂草原各部的大好时机,反正不过是一个封号而已;而另一派大臣则是认为颉利势强,在这个时候收容突利,必将引起草原势力的反弹,进而影响到边事。
“无稽之谈”
张陵看到这里,非常的愤怒,虽然李承乾没有直接写明这些大臣的身份,但在字里行间已经流露出,那些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所谓的‘邦交’,而是牵扯到了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他们身后所代表整体利益,写信的和看信的都是聪明人,不需要详说。
“这很正常,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小婉撇撇嘴,那些官儿大多是世家出身,盘根错节……这里边的水深着呢,她可以肯定,李承乾写这封信绝对是受了李世民的授意,否则以皇储之尊,纵然是师生关系,也不可能在信中谈到这些——这是相当犯忌讳的事情,李承乾虽然不擅机变,但这皇室之间勾心斗角的事情多了,他绝对不会做出这种给竞争对手送弹药的机会。那么,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是他那老爹要收拾一批人,让他趁这个机会给老师……嗯,应该是杀鸡儆猴,以张陵如今的位置,想动京城里的那些人是不大可能的,但敲山震震虎还是没有问题的。
信的后面没有什么,只是‘大略’地提到了一些对于目前局势和担忧和对于民间走私武器、盐铁的忧虑……至此,李承乾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太子殿下也学会含蓄了。”张陵淡淡地道。
“是跟着某人学会老奸巨滑了。”小婉忿忿然。
说穿了,李承乾的意思就是让她们站在对抗世家的最前线,虽然她们本来就有这么做的打算,但自己主动和被别人动作那是两个概念,这也是当皇帝的一贯伎俩——在得罪了朝中那些世家出身的大臣之后,小婉她们就只能老老实实地跟在皇上和太子的后面,再不能站到其他人的队伍当中。
“你打算怎么办?”将那封信投入火炉焚毁之后,小婉轻声问道。
“今天听说市集上发生了一些故事?”张陵却反问道。
“是哪个饶舌的家伙跟你说的?”
小婉笑道,于是便将在路上发生的故事跟他复述了一遍,最后说道:“制度的本身和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在执行过程当中,由于用人不当,难以避免出现这些失误。”
“可是……我们也有监察的手段。”张陵的声音有些底气不足。
“让拿刀的手去监督刀的指向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小婉淡淡地道。
张陵想了一下,愣是没找着什么理由可以解释,只能无奈的轻叹一声。
“你不打算借这个机会搞一些动作?”小婉问道。
“嗯,仅凭这个动他们可不够,还是就事论事,且看看费如晦是如何处置。”张陵不置可否地道。
仅凭着崔挺的事情就想打击清河崔氏在泾州的利益是有些不现实的。然而世事难料,就在张陵想淡化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时,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拜见小婉。
“原洛风?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