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创意本身不能带来成功,只有付诸实施时才有价值。
(4)用行动来克服恐惧,同时增强你的自信。怕什么就去做什么,你的恐惧就会自然消失。你试试看就明白了。
(5)自己推动自己的精神,不要坐等精神来支持你去做事,主动一点,自然会精神百倍。
(6)时时想到“现在”,“明天”,“下礼拜”,“将来”之类的句子跟“永远不可能做到”意义相同,要变成“我现在就会做”那种人。
(7)立刻开始工作,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准备工作上,要立刻开始行动才好。
(8)态度要主动积极,做一个改革者,要自告奋勇去改善现状。要自动承担义务工作,要向人家证明你有成功的能力与雄心。
懒散是一种习惯,习惯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养成的,要克服懒散习惯就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每当你为自己不干事情想找借口时,你就要立刻去干,不要拖延,渐渐地,这也就成为一种习惯,那就是勤奋的习惯。懒惰与勤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转化,克服了懒惰的习惯,就会培养起勤奋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你的生命就会走向成功。
9让生命永远年轻的妙方。
人的生命有多长?谁也不知道。医生只能测量肉体健康的程度,却难以预言生命的长度。人生而老,老而病,病而死。“生、老、病、死”乃大自然的规律,不论达官显赫,还是平民百姓;不论七尺大汉,还是纤纤女子,自古以来,谁也不能逃脱这条铁的规律。生命的过程或长或短,终归要“质本洁来还洁去”。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如何地呵护它,善待它呢?那就是让生命永远年轻。那么我们应如何把握生命使它永远年轻?
有专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和观察发现: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两方面,一是心理因素,包括思想、情绪、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另一个是外部因素如饮食;运动等。医学表明:不良的心态使人容易衰老,忧虑更是长寿的克星。那么要克服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首先应克服自己的心理疾病。在生活当中,人的心理作用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与成功。积极的心态,会对一个人的健康、生活和工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位要求健康的人都应克服掉自己种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如妒忌、暴躁、易怒、悲观、烦闷、不能自我克制等。而应始终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情绪,如欢乐、高兴、喜悦、心情舒畅等,这些心理因素可驱散疲劳和烦恼,并活跃神经机能和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消化系统和免疫力,有利于防止和战胜各种疾病,可以说,积极的心态,是生命永远年轻的秘密。
我们应该看到,金钱买不到健康、长寿,一个健全的心理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快乐可使人健康长寿。林肯曾说过:“据我观察,人们都是自己想要怎么快乐,就能怎么快乐。”事实表明,一个人想要快乐,便去采取各种积极的方式,把快乐吸引过去。
幽默可使人保持年轻,纵观历史上一些伟大的人物,他们往往是精神上的信息和幽默这两大基石,使他们的事业更辉煌。幽默可调节人的精神状态,可使社会处处开满愉快的花朵。
我们也应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观看这个世界美好的事物,那么我们便会永不衰老。因为我们只要能够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来看自己,就不会把自己看得太严重,那么,我们便掌握了适应力的要求,我们的心理便会很轻松。生命也会绽放光芒。
当然,外部作用对生命的影响也是不可轻视的。首先,正确的饮食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拿破仑·希尔曾告诉他的读者:“如果你想健康,只能吃七分饱。”现代许多医学实验都证明:“要想延长寿命,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食物的摄取量。”洛杉矶大学雷·奥尔福德教授首次从老鼠身上获得了“饥饿能使青春常驻”的科学证明。奥尔福德教授认为:“人类采用这种‘青春常驻’饮食法可以活到120岁,而且精力充沛。减少营养,据我所知,是温血动物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惟一途径。”此论点同样适用人类。
其次,锻炼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青春常驻必不可少。医学证明坚持锻炼身体的人要比不常锻炼的人平均年龄要高出十几岁。坚持科学的健身锻炼。科学适度的体育锻炼是延长最佳年华,增强体质的最佳方案。运动是健身的法宝,很早以前,体育运动就被作为健身延年、预防疾病的手段。有人说:“当你烦恼时,多用肌肉,少用脑筋,其结果是会令你惊讶不已的。
“不信,你不妨试一试。
第三,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据我国的有关专家、学者曾调查表明,目前,对人们健康的威胁:
10%来自病菌,10%来自遗传因素,30%来自环境,50%来自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长寿取决于自己,健康的生活方法使人增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折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长寿的”银行“,是健康的自我投资。
可见,把握全部年轻的妙方,不仅应从心理上去把握,还不可忽视外部条件的影响。弗兰西斯·培根曾这样说过:“养生是一种智慧,非医学规律所能囊括,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找出什么对自己有益,什么对自己有害,乃是最好的保健品。”可见,如何把握生命不言而喻,生命本就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10突破生命的极限。
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健康可能会受到许多外部力量的影响。然而,不论受到哪一方面的影响,我们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我们应该尝试,去学会用我们有限的力量,去突破生命的极限。
培根说:“人的肉体和精神之间确实有着关联,造物主在其中一方面出错,她会给予另一方面以冒险的勇气。”因为正是那些内外的因素,不断在时刻地激励人们,去挑战,去战斗,去解放自己。
罗斯福是美国连任三届坐在轮椅上的总统,他说:“我本是体弱多病的孩子,因为能够注意锻炼身体就日趋健康,精神便日渐充沛,所以做事必能达到目的。”这不仅是健康的伟大创造力,还有他那充满成功的信念。《圣经》的有关章节中曾提到“最实用的成功经验”,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能够移山”。可是真正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并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移山”的人也不多。“希望”不等同于“信心”,你无法用“希望”来移动一座山,也无法靠“希望”来实现你的目标。但是,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你就会赢得成功。信心是成功的秘诀。拿破仑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如果没有这个目标,拿破仑必定没有毅然的决心与信心,那么“法兰西第一帝国”也会与他无缘的。
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可以改变恶劣的现状,造成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结局。拿破仑·希尔认为:“信心是不可能‘这一毒素的解药’。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的车轮,你就可以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克服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三重痛苦,终于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被称为“奇迹人”的海伦·凯勒成功的一生,无疑是这句话的最好的印证。
海伦在19个月大的时候一场疾病使她变成了又瞎又聋的小哑巴,残疾的她在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女士的教育下,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并作为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还著了7册书,她比正常人更会鉴赏。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
对此,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因为他们都是凭借自己“信心”突破了生命的极限,获得了常人无法获得的成功。
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相信胜利,必定成功;相信自己会移山的人,会成就事业;认为自己不能的人,一辈子都会一事无成。自信可以克服万难,突破生命的极限,充满信心的人永远击不倒,因为他们本就是人生的胜利者。
其实,我们的生命潜能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发挥出生命潜能的百分之十,如果我们能发挥出百分之十,我们就将无往而不胜,我们就会战胜所有的疾病,我们就会享受人生的所有快乐。
突破生命的极限,就是要发挥出生命的内在潜能,使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力量都为人生的目的服务,使人超越现实的局限,达到平时达不到的目标。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激励人们不断地突破自己生命的极限,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
每个人都可以突破自己生命的局限,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坚持运动,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