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要皮,人要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子”就是一张无形的“脸”。而有些管理者却不分场合给员工难堪,以展示自己的权威。如果你把员工的“面子”不当回事,对方也不会诚心诚意地与你合作。所以,管理者要顾全员工的“面子”。
■世上没有人不要“面子”
面子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社会心理现象,鲁迅在《说“面子”》一文中,曾借外国学者之口,将“面子”称为理解“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24年前拽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林语堂在《中国人的脸》中也尖刻地指出:“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挂,也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可见面子对国人来说多么的重要,爱面子是人的一种天性。在传统思维里,“面子”总与炫耀、虚荣、攀比等贬义词相联系,人们爱讲“面子”,为了“面子”可以不惜一切。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测验:当他与朋友一起在餐桌上吃饭聊天时,他故意将桌上每一件餐具都往朋友那边移动,结果本来谈话兴趣非常浓厚的朋友开始变得心神不定,最终提出了抗议,说他感到了某种压力。从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总结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重的精神领地,超过了这一界限,就会被认为侵犯和不尊重。譬如说,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头发蓬乱、衣服油腻污垢的流浪汉正在全神贯注地吃东西,他已完全融入到了那种精神世界当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此刻,路过他身边的一位看他很可怜,不知是哪根神经被触动了,很冲动地从兜里掏出了20元钱扔给了他。他很吃惊地看了这个人一眼,好像是刚从梦中醒来一般。他停止了咀嚼,但没有道谢,只是怔怔地盯着那20元钱。无疑这突如其来的20元钱打破了他原本的平静。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和自尊。在人的精神领地里,一旦有人闯入,他就会感觉自尊受到了侵犯,失了面子。每个人都会为了面子而去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这点是无可厚非的。
上世纪40年代,一位旅美人类学家最早对“面子”进行了学理上的定义,他将“面子”与“脸”区分开来,认为“脸”指的是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而“面子”是由社会成就所获得的声誉。无论“面子”大还是“面子”小,人们总希望自己有“面子”。为了追求理想中的“面子”,人们总是努力改善自己的形象,给人一个好印象。“面子”还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象,良好的自我意象是人在社会互动中维护信心的心理外衣,一个人只有具有足够的信心才能树立“快乐工作”理念,以光明思维和积极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并以较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也只有具有这种精神面貌的人才能创造卓越的服务。
“面子”的大小与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处地位有直接联系,此后,另一位先生从社会心理的另一个角度阐述了“面子”的特征,他指出,“面子”是个人表现出的心理及其行为在特定他人心目中产生的序列地位,即心理地位。除了炫耀、攀比这种负面作用,“面子”还有许多积极意义。首先,“面子”是个人积极进行印象整饬的重要内容,是个人追求理想人格之完善的主观要求的反映。它足以激励人努力工作,并不断审视自己,维护良好的自身形象;其次,“面子”也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维护信心的心理外衣,维护他人的“面子”还是一种社会交换资源,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选择这种方式与他人交往,并在这个过程中显示自己的权势、财富、地位从而获得社会及所属群体的承认和个人心理上的满足感,以确保继续交往中的社会地位。
某企业一名主管的父亲病逝了,他自己掏钱买了一个花圈请好友以公司的名义送到家里。此事在公司传开后,众人议论纷纷,有些员工指责公司太不关心员工,没有人情味;有些员工同情他的遭遇,对工作感到无奈;还有些员工认为这位主管太爱面子了,说他是一向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反思这些想法,暂且不去评价谁对谁错,其实它反映了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怎样对待员工的“面子”需求。
企业在采取严格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要及时通过沟通等方式化解员工心中的结,使员工不觉得失去“面子”,在绩效考评等方面尽量征求员工的意见,改变一贯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培育员工的信心,让员工“有面子”。
某公司的绩效考核,原来每月都是按分数进行考核。今年初,公司领导听到反映,说那些分数低的员工看到考核结果时,觉得很没面子,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公司领导通过到基层调查、走访,听取员工意见,改良了绩效排名方式,把绩效考核由原来的根据分数排名,变成了每月将员工绩效分数按“贡献”大小来分,共分为杰出贡献、重要贡献、特别贡献、一般贡献等四类,对于“贡献”小的员工,基层工会主动帮他们拟定新的改进计划,使这部分员工很快做出了大“贡献”,有效保护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公司的做法维护了这部分员工的“面子”,突出了“人性”二字,把维护员工权益落实在细节上,使考核既达到监督与激励目的,又使得员工乐于接受、不产生抵触情绪,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常言道:其他皆可丢,唯不可丢面子。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自己在人前有面子。这本是人的一种天性,因为人生下来就有一定的虚伪性。人类的始祖,夏娃和亚当就懂得羞耻,这份羞耻心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爱面子。由此,人类虚伪的一面也是从始祖开始的。
■唯有“面子”不可丢
人都是要面子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无论地位高低。心理学认为,面子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人们需要通过各种表现去体现自己有面子,这并不是一种错。为了面子,人们学会了虚伪,但这并不是人们自己愿意的,因为那是天性使然。就像包装一样,可以使不起眼的礼物华丽体面,身价倍增。有人说虚伪就好比是女子需要首饰打扮自己一样,明明知道没有实质意义,还要挖空心思费尽周折。
有一位商人对诗人海涅(海涅是犹太人)说:“我最近去了塔希提岛,你知道岛上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吗?”海涅说:“你说吧,是什么?”商人说:“那个岛上呀,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驴子!”海涅回答说:“那好办,要是我们一起去塔希提岛,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这里商人把“犹太人”与“驴子”相提并论,显然是暗骂犹太人与驴子一样,无法到达那个岛,这话自然伤害了诗人海涅的自尊心,因此海涅才会那样回复他,又把他说成了驴子,以挽回自己的面子与自尊。
吉米和鲍伯森原来是一对很要好的同事和朋友,可近来关系却十分紧张,大有“割袍断义”之势。不清楚内幕的人以为他们之间肯定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不然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无论如何也不会搞成这个样子。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使得他们这样对待对方?
原来,鲍伯森新近买了一套非常满意的高档西服,可刚穿了一个星期就将一只关键部位的纽扣弄丢了,惋惜之余偶然发现整日挂在洗手间的那件不知是哪位清洁工的工作服上的扣子,与自己丢失的纽扣简直如出一辙,遂乘人不备悄悄地扯下了一粒,准备将它缝到自己衣服上滥竽充数。他得意地将此“妙计”告诉了吉米。不料几天过后,很多同事都知道了鲍伯森的这个笑料——吉米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这件事跟鲍伯森开玩笑,弄得在场的人都嘲笑鲍伯森,而鲍伯森也因自尊心受到打击,太没面子而恼羞成怒,反唇相讥,大揭吉米的许多很令其丢面子的“底牌”,于是乎后果可想而知了。
虽然事情的起因只是为了一只价钱最多值几分钱的纽扣,但这件事却大大地伤了鲍伯森的自尊,让他在同事面前很丢面子,于是出现了两人反目成仇的局面。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但很多人却总爱扫别人的兴,令对方面子难保,以致两人当面撕破脸皮,因小失大。由此可见,人的自尊心是不可侵犯的,一旦侵犯,一定会惹来麻烦。
人人都需要有面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曾说过:“面子是一个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当人的面子得到了满足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做一切事情,反之,就是不情愿地在做事情。
吕庆平大学毕业,之后进了一家省报工作。由于自己一直学习优秀,同时,对自己、社会及工作都缺乏正确的认识,既想做出成绩又不去努力干好分配给他的具体工作,结果与单位产生很大矛盾。领导和同事们认为他眼高手低,吕庆平却怪他们不给自己机会。他心力交瘁,还差点走上自杀的道路。
幸运的是,吕庆平的直接领导——一位主任及时看出了症结所在。当时他看了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要用好员工就要先用好他的长处,并多加肯定。于是,他一改原来的做法,尽量少指责吕庆平的缺点,而是多挖掘他的长处,还经常带他出去单独采访,更难得的是:他从吕庆平的不甘平凡中,看到他希望多做挑战性的选题,就尽量给其提供机会。这样一来,吕庆平立即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尊重和肯定,他积极调整自己,不让主任失望,结果很快就脱颖而出。吕庆平23岁时,由于报道出色,省政府为其颁发了立功证书,并在报社开庆功大会。
吕庆平清晰地记得:当我坐在主席台上,听着领导们说要全社记者向他学习时,不由得热泪盈眶。想一想仅仅两年前,自己还是一个因为总被否定而几乎自杀的人,现在却成了大家学习的明星。这是什么原因呢?除了自己的调整和努力之外,单位尤其是领导给了自己足够的尊重和肯定,也是最基本的原因之一。那场庆功会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当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对更多人和更多事的观察,一个基本道理在吕庆平心中变得越来越明确——面子,能让一个人活出“最好的自我”!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改善自己、调整自己,以获得别人尊重,也要学会给予他人更多的面子与尊重。
如果说企业给员工提供了“饭碗”,是“养活”了员工,那么员工在谋生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了“剩余价值”,不也是“养活”了企业吗?把“企”字拆开,是一个“人”字一个“止”字。没有了经营者这个“人”,企业只剩一个“止”,没有了员工这个“人”,企业也同样是一个“止”。只有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面子,企业才会有真正的体面。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如果战略分析不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面子,战略决策不考虑到管理者的面子,战略执行不考虑员工的面子,那么战略管理必将失败。可以说,面子支配和调节着自身的社会行为,企业要提高战略分析的质量就要充分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面子,利用面子的积极作用来创造价值和财富。其中最重要的是员工的面子,给员工面子就要求善待员工,尊重员工,以提高组织凝聚力。
■不使员工难堪
赵江和妻子常因一些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小事争吵不休。有一次,她的几位老同学来看她,为同学倒茶水时,她将一只玻璃杯掉在地上打碎了。赵江随口说了句:“慌慌张张地干什么?”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客人走后,她和赵江大吵了一场,嫌他当着她老同学的面训斥她,使她下不了台。还有一次,赵江的一位老同事来到家里闲聊,她在一旁作陪。当时电视里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她把剧中贾宝玉的父亲贾政误当成了贾赦。赵江半开玩笑地对她说:“白念了几年大学,连几个人名都弄不清。”她听后顿时脸上绯红,客人刚走,她又和赵江吵了起来,说他当着客人的面让她难堪,并再三声明,赵江若再这样,她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经过这两次教训之后,赵江才仔细捉摸了一下妻子的心理和自己的过错:其一,在老同学面前,妻子总希望自己的爱人是一位举止文雅、尊重妻子的好丈夫,而自己没有令妻子满意;其二,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妻子有大学学历,在客人面前,她更在乎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我的纠错,难免会让她难堪。从此之后,每当有客人来,赵江都有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再当着客人的面指责、挖苦妻子;不再当着客人的面诉说、议论妻子的过失。妻子非常满意,夸他变了许多,并对赵江说:“在客人面前,尊重你的妻子,也就等于尊重你自己……”赵江觉得妻子讲得很有道理,夫妻相处,理应互相尊重。尤其是在客人面前,不揭对方的短处,应当是和睦相处的一条准则。
松下幸之助说过,“最失败的管理者就是,员工一看到你,就像鱼群似的没命地逃开。”管理者要像一块吸铁石,必须把员工吸附在你的身边,要做到这一点,不随便行使手中的权力让员工难堪,并关心和爱护你的员工会比其他任何办法都有效。
许多年前,在珠海发生了韩国老板金珍仙恣意践踏中国工人尊严的事件。当时,珠海瑞进电子公司的一位中国女员工因过度疲劳在工作台上打盹。为惩罚这名“违规”的女工,女老板金珍仙突然让正在生产线上拼命干活的全体中国员工站队集合,歇斯底里地要求每个中国员工双手举起做投降状,然后就地跪下,并傲慢刁蛮地声称若有一人不从,就罚其余人“永远跪着上班”。工人们迫于金老板的淫威,一个个地跪下了,只有一位名叫孙天帅的小伙子,始终铁骨铮铮地站着。
孙天帅当时24岁,高中文化,是来自河南的一个农民工。他从勤杂工、装配工、浸锡工干起,再到技术修理,恰好当天老板正式提拔他为工长。而他的工资,也从最初的370元上升到1300元,如果当上了工长,那就是1750元了。说实在的,老板对他不薄,不仅去年批准他回家探亲,而且今年又让他住进了公司的单间,享受人事部长一级的待遇。他曾暗下决心,要好好为公司效力,报答这位女老板的知遇之恩。可这次他决定为了自己和民族的尊严一定不能屈服。面对昂然不屈的孙天帅,金老板气急败坏地大吼:“不跪就给我滚蛋!”孙天帅无所畏惧,毅然转身大踏步走了出去。
后来,不少下跪的工友深感于韩方老板对工人尊严的无视,也纷纷离开了瑞进公司。
人都是渴望被关爱的,我们建立家庭就是这种需求的延续。企业是员工的第二个家庭,每个人的组织生活在他的日常生活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果员工在企业里获得了重视和关爱,那么他就会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庭,他就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归属感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具有归属感的员工会把工作当成分内之事,并对工作持有一种积极努力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不随意使员工难堪,尊重、爱护员工,把他们看成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同时,员工之间也因此能够互相帮助,并形成彼此之间的真挚友谊。员工被关心,他就会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就会在心中形成自主的工作动力,这对提升组织效率是非常有利的。
李某是一位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出身广西农家,家境贫寒。在家人省吃俭用的支持下,他从东北一所重点院校毕业。因为家中四兄妹就他一个人上了大学,他由此也成了全家人的骄傲和希望。李某毕业后,也迫切希望早日工作补贴家用。但没有想到,工作并不好找,在四处碰壁后,他在广州萝岗一家化工公司找到一份生产工的工作。
上班之后,李某发现,这份工作又苦又累,而周围那些同事几乎都是高中或者中专学历,这让从重点院校毕业的李某感到有点失望,心理颇不平衡。不过,他还是尽量认真工作,还经常加班加点。但是,由于他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所以和主管之间也发生了不少摩擦。没有想到,李某与主管发生摩擦的事情传到了厂长白某的耳朵里,白某立即将李某找去,对其批评教育。领导指出下级缺点,这并没有不妥。但是,白某下述一番话,却让李某感到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你有什么本事?你一个大学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生产工,我虽然没上大学,还不是年薪几十万!全公司除了老板我不能炒,别人我谁都可以炒。”
李某本来就一直憋着火,白某的一番话,更让他认为这是厂长有意侮辱自己。白某的谈话不仅没有改变他,反而促使他愤然辞职。
卡耐基说过:“人类行为有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时刻让他人感到温暖。如果我们照着这条法则做,一切就会很和平,而且可以得到很多友谊和永恒的快乐。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会带来很多麻烦。”在企业管理当中,也应该注重培养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这种朴素而又真挚的感情。不需要管理者天天搞联欢、吃大餐,也不需要刻意地宣传友爱互助,员工们需要的仅仅是平和的心态、默默的爱意,平时的一句问候、一点关心、一丝祝福,无不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谊。俗话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茅台”固然高贵,但在别人口渴的时候,递上一杯清水,这也许比任何琼浆玉液都来得纯真、来得真切!关心和爱都是朴素纯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可能转瞬即逝,而涓涓细流的友谊才能长久、才能真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