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苏州人民政府 > §苏州老人(第1页)

§苏州老人(第1页)

清唱

重阳节,我去看望一对老人。

住在苏州小巷里的苏州老人,老爹七十八岁,老太八十三,他们本不是夫妻,只是在老了以后,经居委会动员,搬到一起住了,互相有个照应。老爹原来是园林绿化工人,弄了一辈子花花草草,老太则帮人家做了一辈子佣人,经她那双手倒过的马桶不知有多少,现在他们都老了,互相照顾相依为命。开始几年,老太身体尚健,由老太照顾老爹的生活,后来老太中风瘫痪了,反过来由老爹照顾老太,喂水喂饭,端屎端尿,老爹毫无怨言,好像岁月天生就应该是这样的。他们的生活很清苦,老太没有收入,靠老爹微薄的退休工资过着清贫的日子,他们的住房旧得不能再旧,小得不能再小,尽管如此,老爹还是在那一小块狭窄的地方种植了一些花草盆景,每天精心侍弄它们,使这一片几乎被世界遗忘的狭小贫瘠的角落充满了生机。

我看着这些生机盎然的花草盆景,忍不住赞扬起来,老爹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七十多岁的老爹,由于长期辛苦劳作,看上去是那么的苍老,那么的枯瘦,但同时他又是那么的从容,那么的恬淡,那么的充实。那一个重阳节,这两位老人在我的心里真是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我如果写他们,我无法写出别的什么,我只能写老人历尽人间事,尝遍天下味以后,怎么样慢慢地进入一种淡泊且与世无争的境界。在这一种平平淡淡、默默无闻的生活中,难道不是蕴藉着历史的沧桑,难道不是包容着人类的命运吗。

世界是多声部的,我所希望的清唱只是世界和音中极小极微弱的一部分,我并不是要所有的人都来清唱,清唱也好,配乐也好,轻音乐也好,重摇滚也好,卡拉OK也好,美声高歌也好,只有容纳了更多的声部,这世界才能更美好。

清唱,苏州人的唱法。

清唱,说到底总是在唱。

人生

除夕,天色将晚的时候,我在一个小小的菜市场转悠。

天色阴沉沉,卖菜的已经零零落落,买菜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都已经将该买的东西买妥,现在正热气腾腾地做菜,或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家,自己也不动手了,合家老少,上馆子去,也已是正常现象,不以为奇,所以在除夕的这时候,菜市场不再热闹了,大家都回家了。

走着,看看,心里忽忽悠悠的,像是自己也有了些飘零的感觉。

走过卖葱姜的小摊,再走过卖鱼的摊,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矮凳上,脚跟前摊着一张报纸,报纸上压着一只铜牛。

铜牛不是很大,制作得很精致,半卧着,牛背上有小牧童,小小的孩子背着个大大的斗笠,生动,感人,小孩和牛都静静的,和老人一样。

我问老人:“这是什么?”

老人说:“这是铜牛。”

旁边有人说:“你听他,哪里是铜的。”

我并不想买铜牛。

我看看老人,老人对这话无动于衷,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除夕的寒冷里,目光平平淡淡。我不知道这只铜牛是不是老人自己制作的,或者是从别的地方买来,也或者,是家传的,我想,这都无所谓,让我的心灵有所动的,是这样的一幅情景:除夕,黄昏,老人,铜牛……

我问老人:“你的铜牛卖多少钱?”

“五十。”老人说。

“不值。”旁边的人又说。

老人仍然没有说话,没有说他的铜牛值五十或者不值五十。

我在老人身边站立了一会儿,我看着他的铜牛,我想说说话,但我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也许我是觉得老人没有必要在寒冷孤寂的除夕傍晚坐在冷落的菜市场卖铜牛,犹豫了一会,我说:“要吃年夜饭了。”

老人好像笑了一下,但他仍然不说话。

后来,隔壁卖鱼的老板兴奋起来,来了一辆车,停了,下来几个匆匆忙忙的人,要鱼,看起来也是忙人,到一年的最后一天的下晚,才有一点点时间给家里买鱼。再忙,鱼总是要买的,年年有鱼(余),虽然时代进步到现在,但是中国的老百姓仍然有很多人喜欢传统,忘不了传统。

卖鱼的老板在兴奋的时候,没有忘记将鱼价再抬一抬,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机会,很难得。买鱼的人虽然忙中偷闲挤出时间来买鱼,倒也没有把价格弄糊涂了,于是卖鱼的人和买鱼的人和和气气地为鱼的价格讨论起来,这是大年三十,大家心情很好,没有人吵架,也没有人不讲礼貌。

卖鱼的人和买鱼的人终于谈妥了价格,他们一起动手,抓鱼,他们的动作比往日更潇洒。

卖铜牛的老人觉得自己坐着有些碍他们的事,他慢慢地站起来,将小矮凳挪得远一点,将压着铜牛的报纸拖开一点,坐下,感觉仍然不够远,重又站起,再挪远一些,再坐下。

老人重新坐下后,也不看关于鱼的买卖,也不看站在他身边的我,我不知道老人他在看什么。

买鱼的人匆匆走了,一切归于平静。

菜市场的人越来越少。老人仍然无声无息地坐在他的铜牛前。

最后我也走了,我想,老人今天大概卖不掉他的铜牛。

但是这无所谓,老人坐在那里,其实并不是在卖铜牛。

阿弥陀佛

有一段时间我到一家很小的区级医院的伤科门诊推拿。

伤科医生是位老医生,他并非科班出身,没有上过医学院,十四岁开始拜师学习武术,师傅是某镖局的伤科先生,医生常常在给病人治疗(推拿)的同时,随口说起他的一些往事。我也渐渐知道和我一样来治疗的大多数是工厂女工,也有一些小学老师,有退了休的,也有尚未退休的,多在五十岁上下,也有更老一些,或者稍年轻些的。过去岁月的艰苦,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印。她们有的面黄肌瘦,有的虚胖。她们坐在伤科灰暗的门诊室里,穿着最普通的服装,梳蓄最老式的发型,毫无光彩,在以后的一些日子里。她们开始和我交流病情和别的一些话题。由医院的性质决定了病人的来源,他们大都是一些区级小厂和街道工厂的工人,被指定只能在这家医院治病才能报销,或者就是医院附近的几条街道上的居民,就近到小医院来就诊,还有就是医生的老病人,他们认定他们自己所信赖的医生,至于医院的大小规格级别怎样他们并不在乎。时间长了,病人与病人也都熟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