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德意志帝国建立时间 > 第二部分的社会文化第一章 德意志哲学(第1页)

第二部分的社会文化第一章 德意志哲学(第1页)

德国的古典哲学体系,是由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作为代表,在另一个方面,他们代表着近代西方哲学的最高阶段。德国的哲学探讨了很多哲学上的重大问题,假如认为他们的思想只是泛泛而谈的唯心主义,那么就不能把他们思想中有内涵的内容视为一个整体,而分散看待德国哲学思想,只能是窥探其中的一点,而不是整体。

1。兰克史学

帝国时期,一个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时期,其成就,仅次于自然科学发展成就。在这个时期,其历史学领域方面,兰克史学以其浪漫主义的历史循环论,成为启蒙时代理性主义史学的奠基石,为其带来超越性的发展。其中,有一个人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出身于图林根某中产阶级家庭的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年-1886年),他对治史的方法态度,以及其对史学的研究,都对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的史学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他也从此成为了19世纪德国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语言学和神学曾是兰克早年在莱比锡大学研读的专业,后从语言学转向历史学。兰克于1824年发表名为《拉丁和条顿民族史》的文章,从此一鸣惊人,并于1825年受聘,成为柏林大学教授。从此,克兰开始了他此生的专业研究生涯,这一研究,长达60余年。兰克认为,研究历史一定要有可靠的依据,并以此为原则,客观公正的撰写最为真实的历史。在其任教期间,他提出“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并开创了研究班,这也是他能对德国史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兰克在其开创的研究班中,将“客观主义”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也贯穿其中。

在兰克教学的研究班中,先后涌现出上百名卓越的学者,从而将兰克的思想和批判性的历史研究传到几乎所有的国家。而兰克本人,也依据他所倡导的原则,撰写过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人物传记。他所撰写的全集,有54卷之多,其中多数为16、17世纪欧洲民族的历史,也包括《教皇史》在内。兰克不仅担任教学、著述的工作,还曾任普鲁士科学院的成员,而这一成员的位置,兰克担任了54年之久,而且,他还曾在柏林大学住持了46年的历史讲座,直至1871年,兰克退休,但是仍然继续从事撰写工作。兰克在晚年曾想以《世界史》来完成他的民族历史专论,可惜这部著作最后只写到了1453年。兰克的一生,有着众多的门徒,而他自己对待史学的态度,以及他对史学的著作贡献之大,使其被誉为“近代科学历史之父”,“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第一人”。不过兰克在史学研究中,与理性主义史学有着原则性的差别。兰克的史学研究是通过具体的史实去了解,从人体的实例去验证其真实性,而理性主义史学则通过总结与探究历史的发展规律,去判别历史的真伪。而且,兰克认为研究对象不应该被确定为政治史,更不应该对历史事件作出解释和概括,所以他并不承认理论能为历史研究带来任何的价值性作用。

虽然兰克的史学成就很显著,尤其成为19世纪实证研究的典型代表,但是,他却也还残留着理念论者的形象。在兰克的主张中,通过包含在历史个体中的整体精神的非理性直觉体验,来揭示历史的本质。这就是一种矛盾性的体现,而正是这种矛盾性,代表着对启蒙主义的反抗,也开阔了史学传统的空间渠道,为后人超越其史学奠定基础。而兰克史学也确实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新兴学派--普鲁士学派、文化史学派、经济史学派,都是其挑战者之一。其中,曾为克兰学派分支的普鲁士学派,在亨利·冯·特赖奇克的带领下,已从过去的兰克史学中分离出来,与兰克所倡导的客观史学相违背,成为御用的史学,为德国统治集团所用。而对于文化史学派来说,兰克所创办的史学模式,在他们眼中则成为批判的对象,文化史学派的领军人物--卡尔·兰普勒希特,他认为历史不是一种个例的研究,而应该是一种共性的研究,是对人的共性和“社会心理”的研究,而且兰普希特勒希望通过一般心理学的法则为基础去撰写历史,因而他认为历史是需要去对其变化作解释,而不单纯是叙述。虽然兰普希特勒的新主张,未能对兰克史学的正统地位产生威胁性的影响,可是却也形成一股新的文化史观思潮,与传统的兰克政治史学观相抗衡。此后,更有威廉·狄尔泰以“精神科学”为名义,开启新的理解性的历史学研究。由他倡导的对潜在意识和非理性力量的重视,为德国和社会在某些研究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在当时,理性主义的衰落,非理性主义的思潮兴起,已成为欧洲社会的一大背景,此时新的历史学研究思潮的兴起,正是与这个大背景相呼应的存在,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德国历史研究的复杂性。

2。韦伯思想

1864年4月21日,在德国图林根埃尔富特市的法学家族中,一位未来的社会思想家诞生,他就是--马克斯·韦伯。没有人想过,他竟会成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社会学思想家,而且直至今天,这位思想家仍旧被称为与马克思、杜尔凯姆齐名的伟大人物。韦伯5岁时迁居柏林,1882年在海德堡大学法律系学习,两年后转入柏林大学,继续研究法律,同时也开始兼修历史。韦伯在柏林大学主讲罗马法和德国商业史的两年后,于1894年转到弗赖堡大学讲政治经济学。时隔14年后,韦伯又回到海德堡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他当时主要研究的是经济学和农业政策。3年后,韦伯由于患精神病而得到长期休假的机会,并开始游历各国。1903年,韦伯重新回到学术创作活动领域,并在两年后以一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举成名,奠定其历史社会学基础。此后,韦伯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面世。直到1920年,韦伯去世,他已经是德国社会科学界一名举足轻重的学者和教授。可是,当时他所创立的思想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开,直到二战后,西方学术界才开始看到这位已逝思想家的卓越之处,开始掀起一股“韦伯热”,并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人物。

“理性化”是韦伯思想的核心。在韦伯的认识中,近代西方文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理性去支配和管理的,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管理,都必须由理性去掌控。而且这也是中西方文明的区别。韦伯认为理性化是与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教伦理观相一致的产物,因而其最先出现于西方,也带动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同时,韦伯还对中国和印度理性化过程被阻扰的原因做出解释,他认为宗教价值观和伦理观是其中不可磨灭的原因。韦伯在认识到理性优势的同时,还认识到理性的弊端,他认识到理性会让世界原有的魅力被打破,毁灭了数千年来的传统,并使人类失去精神追求。而且,理性的这些影响,必然将引发非理性的滋生和发展,从而引发两者的冲突。因而,理性与非理性两者间必须共同了解,才能真正维持理性的存在。韦伯在关于社会研究上认为,要能用“主观理解”的方法,从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因素中把握社会,而不能单从社会结构或是社会本身出发,在政治社会学上,韦伯受到德国唯心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他认为非凡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对民众产生的吸引作用是不容小看的,这也是为什么在高度理性化的现代社会中,独裁者和和煽动家能获得民心的原因。韦伯本身,其存在就已是一种理性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相互存在和影响。韦伯一直试图将这两者冲突进行融合,这就使得他成为一个夹杂着巨大影响和争议的社会思想家。

3。叔本华他的哲学

前帝国时期的哲学家中,有一位哲学家成为是非理性的唯意志论的思想先驱,那就是--阿图尔·叔本华(1788年-1860年)。叔本华的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在于人的意志,他认为意志才是最重要的力量,并于1818年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将他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全都阐述在文中。由于叔本华年轻时曾在柏林大学读过书,专攻的是哲学,也研究过印度哲学,所以受到过费希特和康德的影响。在叔本华的理念中,意志成为人的内在驱动力,他认为意志就是一种欲望,因为意志和欲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它的本质是痛苦的,而且由于欲求的无边际,这种痛苦也是无止境的痛。而世界本质的肯定,对这份意志的肯定,然而这份意志却是痛苦的。然而,为了要摆脱,就要通过摆脱对意志的束缚,约束各种的欲求,从而就否定了生命的意志。于是,在这样的矛盾循环下,叔本华的理念开始逐步陷入悲观厌世的情绪之中,也称为虚无主义。叔本华的哲学理念是在他人生的后期才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以1851年《附录和补充》的发表为标志。不过,叔本华真正成为生命意志学说的精神先驱,则是到尼采在接受他的生命学说后,以权力意志说进行了全新改革后才形成的。

在叔本华眼中,人类行为的动机成为人类道德的探寻基础,他认为人类有三种行为动机:盼他人快乐,盼己快乐,以及盼他人痛苦。简单概括,那就是同情、利己以及恶毒。其中,叔本华认为,后两者均不是真正的道德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才是所谓的真正道德。

叔本华认为,许多道德行为,都是在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的条件下产生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己,即所谓的表面道德。因为个人名誉的关系,所以很多道德行为都是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而由于还有法律规范的强制性约束,所以一些道德行为本身,是为了规避法律的惩处而行动。基于上面两种原因而做的道德行为,在叔本华看来,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而是一切为了自我。因而,在这种理念下,一些食欲、性欲等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的行动,以及一些其他的发展要求,都成为极端不道德的行为。

而最后一种非道德,其目的是盼望别人痛苦,这种动机被概括为恶毒。在叔本华看来,恶毒不是什么稀罕事,只是它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漠视、反感,所以也不带有很严重的情节。而且人类还会各种方式为那份恶毒做伪装,例如礼貌和聪明,因而背后的暗斗就显得更加常见。叔本华认为,嫉妒和幸灾乐祸,都会造成恶毒行径的产生。嫉妒是将原本应该受到敬佩的东西,因为个人卑劣的人性,才变成恶毒的嫉妒。如果说嫉妒是人类性格中的缺陷,那幸灾乐祸则是一种残忍卑劣的行径,叔本华认为,幸灾乐祸是恶毒的极端形式,他会表现为对别人的伤害行径。

在叔本华眼中,一切的非道德行径,都是以利己和恶毒为动机所产生的。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与众不同的,它们稀有而且令人生敬,是不可思议的存在。叔本华曾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也就是说,同情,其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感同身受。叔本华也认为,一切真正的道德,都是从同情而生,并发展成为一种无私、高尚的情节,即同情是真正道德的起点。

叔本华以同情为基点,将伦理学的原则定义为:帮助每一个人,而不去伤害别人。与这个原则相对应的词汇是--公正、仁爱。同情的肯定和否定作用就通过这两个词汇去体现。公正是其否定性质,而仁爱,则是同情的一个新高度,是对同情的肯定作用。仁爱是建立在公正基础上,却比其更高的一个级别。叔本华觉得公正和仁爱,是稀少的存在,但是却是不能被泯灭的存在,即使是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它们。

叔本华的家庭比较特殊,母亲自私冷漠,父亲却忧郁易怒,这种家庭环境对他的思想理念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候会被解释为是家庭造成的,虽然这些都不是哲学层面上的探讨结果。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在两个基础概念上,一是认为表象和意志虽具有同一性,但是意志终究会产生决定性作用,而表象只是将这种意志客体化;二是认为意志表现为一种欲求,而且还是永远不被满足的欲求。所以在这两种基础概念上,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痛苦的,而人们的一切行径,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的欲求得到满足,但是这种满足却反而证明了意志的本身。叔本华认为这种欲求得不到满足,却不断尝试去满足,是最为悲哀的事情,因而他认为无论是乐天派和悲观派,都必须面对这种根本的痛苦而无法摆脱,只是乐天派选择逃避,捏造幸福的假象。

有人认为,叔本华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是事实上,叔本华却肯定着生命存在的意义,即使这种意义是消极方面的。叔本华在其撰写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四部分,就撰写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通过禁欲来摆脱欲望带来的冲动,从而获得幸福,摆脱这种根本的痛苦。但是,叔本华在提倡这一理论后,却又强调其实这种禁欲,其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叔本华认为,任何被感觉到的自由意志,其实都一种表象世界的活动,而表象和行为其实都受到一种名为“意志”的神秘力量所控制,即意志和表象看似没有联系,其中却有着神秘的关联,因果律影响着表象,而意志却又通过这种因果律与表象世界发生关联。简而言之,就是想的不是我们所控的,做的却是我们能做的。因而叔本华也被认为是一个宿命论者和决定论者。

物理学家--薛定谔、爱因斯坦,对自由意志的解释深表赞同,他们认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