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隋在哪里 > 第三十七章 千秋功罪37(第1页)

第三十七章 千秋功罪37(第1页)

隋炀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怎么就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他爸隋文帝给他留下来那么大的基业给挥霍殆尽,从而让自己贴上“炀”这个耻辱的标签,成为千古罪人呢?路虽然是隋炀帝自己走的,但是我认为导致隋炀帝失败的根源在于隋文帝。

隋炀帝他一生中唯一惧怕和佩服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爸爸隋文帝,另一个就是他的母亲独孤皇后。他最佩服的人都能被他成功利用,成为他登上宝座的最大推手,这就无形地助长了他才是天下第一的“英雄”气焰。隋文帝夫妇是唯一能帮隋炀帝拨乱扶正的人,然而他们没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他身上的错误,反而却被隋炀帝的狼子野心所蒙蔽,并且还亲自将他在错误的道路上扶上马,又送了他一程。

这其实也不能完全怪隋文帝,毕竟他是开国皇帝,整个国家又是刚刚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他每天都要面对那么多的国际和国内问题急需处理,也就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正面教育。隋文帝夫妇还不应该让他们的每个儿子从小就远离自己,让他们长期担任地区的一把手。这导致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受任何权利约束,一个孩子在他培养人生观的黄金时期,每天面对的都是鲜花鼓掌、唯命是从和阿谀奉承,这对于他的个人成长是很不利的。这使他们的人生缺失了挫折磨砺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这样就会让他们树立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隋文帝夫妇给了每个儿子一个绚丽的开始,却一个都没能善终,他们的人生都是以悲剧落幕。他们给隋炀帝的舞台最大,也使他的人生最为悲惨。因为一个人一旦他的思想和主观意识出了问题,再加上他后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那么他带给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只能是巨大的灾难,从而演绎自己的悲剧人生。

事实证明人的前半生不能太顺利了,一定要经受挫折的磨炼。隋炀帝正是前半生过于顺利,才导致在他后来遇到挫折时,没有勇气去面对挫折,让挫折一下子把自己给绊倒了。他整个人的意志也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瞬间崩溃,使自己从此一蹶不振。这也就导致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了拨乱反正的最佳时机,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彻底走向灭亡。也曾有人说过,如果隋炀帝在东征失败的时候能及时悬崖勒马,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如果他在杨玄感叛乱的时候能及时反省自己,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如果他在收到宫女给他提供的骁果准备谋反的重要情报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说只要他抓住其中的一个时机,都不会让根基牢固的大隋那么快灭亡,可是历史哪有那么多如果啊,相反却只有一个结果!我们还要知道那些大英雄们往往是不会轻易认错的,当年不可一世的项羽都不肯过江东,这也许是大英雄们都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吧。打败他们的往往不是强大的敌人,而是永远不肯低头的自己。历史上没有一个英雄的路程是一帆风顺,他们都是从一道道挫折中趟过来的,他们被挫折绊倒后,虽然摔得遍体鳞伤,但是他们会很快在荆棘丛爬起来,擦亮眼睛继续前行。那些遇到挫折能站起来的人,就成了真正的英雄,彻底倒下去的就成了狗熊……

功是功,过归过。隋炀帝的确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皇帝,他就是要创建大业,超越千古的。他在国内一直瞄准的就是盛世天子汉武帝,在国际关系上他一直想当一个臣服四夷的圣人可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隋炀帝一生也确实是东奔西走,很少在都城停留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如此的雄心壮志,精力充沛,他透露着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时代新气象。

他确实在他执政期间创建了伟大的功绩,这一点儿我们不能磨灭。资治通鉴里曾说:隋炀帝他的领土比黄金盛世时期都要大,还说他威甲八方,好多少数民族都来臣服。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首领都来叩首请罪,那些非常边远的小国和一些小的政权也派出了使者。隋炀帝还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已经多到都城里都堆满了钱,钱可以随便在大街上捡到。这是历史对他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取得伟大成果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他全方面的赞美,这是在讲一个整体的繁荣。隋炀帝才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一个第二代皇帝就能达到这种巅峰状态,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所以炀帝本纪算是给了他高度的评价。其实这些评价还不能足以代表隋炀帝的全部功业。

隋炀帝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功劳,那就是他修的那些大工程,还有他的那些大作为。第一个大工程就是营建东都洛阳,就是在大兴城之外营建东部的经济政治中心。他的这种东西两个京城的思路到唐朝的时候,还一直被继承下去。唐朝也一直是采用两京制,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他的第二个大工程就是开凿大运河,这是一条贯通南北东三方的大动脉,正是沿着这条大动脉,北方的野蛮精悍之血和南方的文质彬彬之气才能交汇贯通。使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逐渐起来的经济中心,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他的第三大工程就是修长城,这是一条防御北方突厥民族的军事防线,这个工程一直保留到唐朝,因为中原民族一直存在着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唐朝的时候,北方突厥的势力继续存在。虽然唐朝号称军事强盛,他自己已不再修长城了,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隋炀帝修的这条长城的运用。唐朝时期这些地方继续是军事要塞,继续是屯兵守备之地。这些超大工程都是隋炀帝一代就完成了,但是他却能加回唐朝三百年的时间。隋炀帝一个人的功绩就能普惠唐朝十八代黄帝,这毫无疑问应该是大的功勋。

隋炀帝巡游江都,这是他加强北方和江南的联系,提升江南的政治地位,巩固南北统一。他还有一个大作为就是出巡塞北,进一步确立了对东突厥的宗主国地位,同时也确立了隋朝在整个东亚地区的霸权。他的第三个作为就是巡西域,首先是把整个青海纳入隋朝的版图,然后就是打通东西之间的大动脉丝绸之路。他的这三个大作为的意义也都是为唐朝奠基,也可以说是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隋炀帝身上还是一个有重大道德缺陷的皇帝,简单来说就是他恃才傲物、有才无德。我们不得不承认隋炀帝确实太有才了,不论是宏伟的政治蓝图,还是风雅的个人品味,这可都是需要才华横溢做基础的。可也正是因为他太优秀了,所以他这个人不是一般的自负。他把自己看作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却把别人都看成蝼蚁了。在他的心目中,天下任何人都必须是贯彻他的命令,服从他的意志,绝不能有任何个人主张,甚至都不可以考虑任何个人权利。这样一来,在这位大英雄的带领之下,普通老百姓可就惨了。比方说他搞了那么多的大工程,搞了那么多的战争,根本就没有征求过老百姓的意见,这是根本不可能,古代也没有民意渠道。最重要的是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因为在他眼里,老百姓不过是为他的宏伟蓝图添砖加瓦的一群工蚁和工蜂,可谓是一钱不值的,所以他也就根本不必去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隋炀帝还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气人的话,他说:天下人不能太多了,人多了聚在一起就成强盗了,所以该杀的时候就要绝不手软。可以说多死几个人,在隋炀帝眼里,根本就不是事儿,事实上还可以减少管理上的难度。一个皇帝这样说,这样想那可就是反人民了。

他不把普通老百姓放在眼里,就连他手下的官员也照样不放进眼里。隋炀帝建立了那么多的功劳,一次一次的成功就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同时也增强了他的自负感,于是他就觉得没有哪个官员能比他更聪明了。所以如果官员赞同他的主张,他就觉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如果有官员胆敢不赞成他的主张,甚至提出自己的主张,他根本不会把那看作是极思广益,他反而视人家是在沽名钓誉,十恶不赦。

一个皇帝既然也不视官,更不视民,那他眼里不就剩他自己一个英雄了。一个皇帝如果真的恃才傲物,那可就是站起来了一个独夫民贼。你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非要把老百姓从家里赶出去,从土地上赶出去。把他们赶到工地上,把他们赶到战场上,到最后他们也只有上梁山这一条路可以走了。这就是古代所说的:官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官如冦仇。所以隋炀帝最后的结局就是土崩瓦解,土崩指的就是老百姓造反,瓦解就是官员也和他离心离德。当年的杨玄感造反、李渊造反,除了他们都有个人野心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朝廷没有向心力,没有凝聚力。一个皇帝恃才傲物,他不相信官员,不允许官员发表意见,不允许官员建功立业,那么官员也就很难产生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感觉了。相反这种离心离德的情绪会越来越明显。一旦哪一天局势不稳,许些官员就会开始为自身利益打算了。

李渊可是隋炀帝的亲戚,他可是隋炀帝的亲表哥,这是一个最典型的野心家例子。事实上就算是那些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所谓的忠臣,他们面对如此强势的皇帝,也是不敢真正说话。所以现在剖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肯定会有很多人虽说是隋炀帝滥用民力,会想到三次东征这些决策失误上。但是这些其实都是直接原因,也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虽然隋炀帝有才华,但是他始终就没有明白当皇帝的道理。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任务绝不是逞个人英雄,绝不是强迫所有人去服从自己的梦想。应该是把皇帝个人的梦想,和官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梦想都给整合在一起,带领所有人共同实现一个集体梦想,这才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干的事儿。皇帝是有国的,也就应该允许老百姓有家,皇帝有政治理想,也应该允许官员有政治主张。凡事都要考虑一下儿历史条件,把理想落在实处,脚踏实地跟着节奏走,那样就可以把理想变为现实了。但令人遗憾的是,隋炀帝虽然才华横溢,他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就以为皇帝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他就觉得自己聪明的大脑,完全可以把全国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就可以靠自己无限的权利去推行这个方案,他眼里始终只有他自己,根本没有百官,也没有百姓,那就是缺乏仁君之德。

唐朝初年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如果只有功没有德,他在开始那一步走的好,那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一直走到最后,以后还走的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隋炀帝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因为隋炀帝恃才傲物,有才无德,他的才华才就没有发挥应有的能量,而是完全走错了方向,也就成了他破国亡家的催命符了。才能必须和德相符,我们现在也讲德才兼备,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隋炀帝,那就是暴君。这就要涉及对古代皇帝的分类了,古代所有的皇帝都可以分为明君,暴君和昏君也就这三种。明君就是有才有德,暴君就是有才无德,昏君就是无才无德。这里面被后世评价最好的肯定是明君,既能克己复礼,又能文治武功,人们对明君的评价肯定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已经明到圣的程度了。

三类之中到底谁的危害最大,很多人都说是昏君,其实真的应该是暴君。因为昏君无才,暴君有才。一个无才无德的皇帝,顶多是醉生梦死,他忽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但是话说回来他要想给社会带来危害他都没那本事。但是暴君就不一样了。暴君是有才无德,他本领强,能力大,他足可以让四海沸腾,民不聊生。这样的皇帝固然可以创立功业,甚至也可以像隋炀帝那样建立利在千秋的功业,但是他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肯定是苦不堪言,他一定会罪在当代,成为万代唾骂的悲剧人物,隋炀帝就是一个很大的典范。

恰恰就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之后就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明君,这两个人之间还真有很大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后来的唐太宗。因为隋炀帝给唐太宗送了一个最好的礼物,那就是惨痛的教训。没有隋炀帝提供的历历在目的教训,没准儿唐太宗就会成为第二个隋炀帝。因为隋炀帝和唐太宗其实太像了。有个唐诗学家胡如垒先生曾说过,隋炀帝和唐太宗如影随形,不过不是相似的形影,而是一个头脚倒立的水中倒影。也就是说李世民站在这里,隋炀帝在水中倒在那里,都能成倒影了。说明他俩人真的太像了。两个人可谓是方方面面都像,首先就是身份像,两个人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是挺近的亲戚,隋炀帝的母亲独孤皇后正是李世民的姨奶奶,是他奶奶的姐妹。所以唐太宗见了隋炀帝是要叫表叔的,这是一个家族的城院,这是第一个相似的地方。

另一个就是两个人的经历像,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前任皇帝的二儿子,在当时可都是没资格接班儿的,早年都是功勋卓著,野心勃勃,为了能接班儿两个人都是大搞阴谋诡计。在搞阴谋诡计的时候都是有所无用其极,心黑手狠。隋炀帝曾经搞过仁寿宫变,唐太宗更是搞出了大名鼎鼎的宣武门之变。所以他们当皇帝的来路都不正。私德都不怎么好,这是他们第二点儿像。

最后一点儿就是他们的理想也像极了,他们都是自视甚高之人,都想名垂青史,因此当皇帝都当的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可是就这么相似的两个人,日后的评价确实天悬地隔,唐太宗是明君中明君,是流芳千载的。隋炀帝则是暴君中的暴君,是遗臭万年。为什么这么像的两个人的结局是截然不同,最关键的因素是隋炀帝给唐太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教训。其中两个教训最重要,第一个教训是人民值得尊重,第二个教训是君主需要节制。因为唐太宗可是在隋末农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他还是亲身参与过这场战争的,也就说他是亲眼见识过人民的力量的。所以他对人民的看法,和隋炀帝就截然不同,正因为有这个认识,所以唐太宗才会说那句特别著名的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还说:当皇帝的第一要素就是爱护百姓,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成全自己的利益,那叫割大腿上的肉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腿上的肉也就没了,人也就该死了。把这两句话和隋炀帝的那句,人不欲多,多则相聚为盗,放在一起这精神境界不就高下立判了。正因为唐太宗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在当了皇帝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之中,不兴大工业,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样一来隋末那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才能在唐初迅速安定下来,所谓贞观之治,不就是这些老百姓给捧出来的。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君主需要节制欲望,节制权利,隋炀帝正是因为超越周汉的欲望太强烈,权利又太大,无人制衡,所以才会不停的大兴工艺,东征西讨,最后走上虐天逆民的道路。唐太宗曾说: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君主,君主如果有很多欲望的话,老百姓就会痛苦,君主如果没什么欲望的话,人民就会快乐。君主最重要的是节制建功立业的欲望,至少要把这些欲望节制在老百姓可以承受的力量之内。否则你超越了老百姓的承受力,你连政权都保不住,怎么还可能再建功立业。那样好事一定会变坏事,

节制权力的方法就是纳谏,唐太宗曾问过魏征何为明君昏君?魏征有个著名的答复:只有多方采纳意见才能避免皇帝刚愎自用,来能够决定群策群力,才能避免更多的政治失误。唐太宗能有这个态度,不就和隋炀帝恃才傲物形成鲜明对比了。正因为有隋炀帝给出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训,唐太宗才能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够谨慎节欲,求贤纳谏,才能够成长为一代圣君。而隋炀帝以前没有这样的教训,因为他太顺利了,所以他只能成为隋炀帝的一个倒影,唐太宗的一个反面。

隋炀帝对皇帝用心还是很好的,他一直就想做一个超迈千古的好皇帝,可是最后却成了笔记小说里的塑造的坏典型,成为老百姓心中荒淫无耻的形象,而且顶着一个炀字盖棺定论。平心而论以他的功业而言,这个炀字是非常不公正的,历史有时候真就没那么多公正。但是历史也有公正的时候,就在隋炀帝身后,崛起了一个及威武雄壮的大唐王朝,而在现在的史书之中,隋唐连称,已经成为定局了,也就是说隋炀帝用自己的教训,给大唐盛世奠基了,这其实也算是公正的历史,给隋炀帝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最后的一点安慰了。

一个皇帝既然也不视官,更不视民,那他眼里不就剩他自己一个英雄了。一个皇帝如果真的恃才傲物,那可就是站起来了一个独夫民贼。你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非要把老百姓从家里赶出去,从土地上赶出去。把他们赶到工地上,把他们赶到战场上,到最后他们也只有上梁山这一条路可以走了。这就是古代所说的:官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官如冦仇。所以隋炀帝最后的结局就是土崩瓦解,土崩指的就是老百姓造反,瓦解就是官员也和他离心离德。当年的杨玄感造反、李渊造反,除了他们都有个人野心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朝廷没有向心力,没有凝聚力。一个皇帝恃才傲物,他不相信官员,不允许官员发表意见,不允许官员建功立业,那么官员也就很难产生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感觉了。相反这种离心离德的情绪会越来越明显。一旦哪一天局势不稳,许些官员就会开始为自身利益打算了。

李渊可是隋炀帝的亲戚,他可是隋炀帝的亲表哥,这是一个最典型的野心家例子。事实上就算是那些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所谓的忠臣,他们面对如此强势的皇帝,也是不敢真正说话。所以现在剖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肯定会有很多人虽说是隋炀帝滥用民力,会想到三次东征这些决策失误上。但是这些其实都是直接原因,也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虽然隋炀帝有才华,但是他始终就没有明白当皇帝的道理。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任务绝不是逞个人英雄,绝不是强迫所有人去服从自己的梦想。应该是把皇帝个人的梦想,和官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梦想都给整合在一起,带领所有人共同实现一个集体梦想,这才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干的事儿。皇帝是有国的,也就应该允许老百姓有家,皇帝有政治理想,也应该允许官员有政治主张。凡事都要考虑一下儿历史条件,把理想落在实处,脚踏实地跟着节奏走,那样就可以把理想变为现实了。但令人遗憾的是,隋炀帝虽然才华横溢,他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就以为皇帝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他就觉得自己聪明的大脑,完全可以把全国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就可以靠自己无限的权利去推行这个方案,他眼里始终只有他自己,根本没有百官,也没有百姓,那就是缺乏仁君之德。

唐朝初年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如果只有功没有德,他在开始那一步走的好,那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一直走到最后,以后还走的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隋炀帝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因为隋炀帝恃才傲物,有才无德,他的才华才就没有发挥应有的能量,而是完全走错了方向,也就成了他破国亡家的催命符了。才能必须和德相符,我们现在也讲德才兼备,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隋炀帝,那就是暴君。这就要涉及对古代皇帝的分类了,古代所有的皇帝都可以分为明君,暴君和昏君也就这三种。明君就是有才有德,暴君就是有才无德,昏君就是无才无德。这里面被后世评价最好的肯定是明君,既能克己复礼,又能文治武功,人们对明君的评价肯定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已经明到圣的程度了。

三类之中到底谁的危害最大,很多人都说是昏君,其实真的应该是暴君。因为昏君无才,暴君有才。一个无才无德的皇帝,顶多是醉生梦死,他忽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但是话说回来他要想给社会带来危害他都没那本事。但是暴君就不一样了。暴君是有才无德,他本领强,能力大,他足可以让四海沸腾,民不聊生。这样的皇帝固然可以创立功业,甚至也可以像隋炀帝那样建立利在千秋的功业,但是他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肯定是苦不堪言,他一定会罪在当代,成为万代唾骂的悲剧人物,隋炀帝就是一个很大的典范。

恰恰就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之后就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明君,这两个人之间还真有很大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后来的唐太宗。因为隋炀帝给唐太宗送了一个最好的礼物,那就是惨痛的教训。没有隋炀帝提供的历历在目的教训,没准儿唐太宗就会成为第二个隋炀帝。因为隋炀帝和唐太宗其实太像了。有个唐诗学家胡如垒先生曾说过,隋炀帝和唐太宗如影随形,不过不是相似的形影,而是一个头脚倒立的水中倒影。也就是说李世民站在这里,隋炀帝在水中倒在那里,都能成倒影了。说明他俩人真的太像了。两个人可谓是方方面面都像,首先就是身份像,两个人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是挺近的亲戚,隋炀帝的母亲独孤皇后正是李世民的姨奶奶,是他奶奶的姐妹。所以唐太宗见了隋炀帝是要叫表叔的,这是一个家族的城院,这是第一个相似的地方。

另一个就是两个人的经历像,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前任皇帝的二儿子,在当时可都是没资格接班儿的,早年都是功勋卓著,野心勃勃,为了能接班儿两个人都是大搞阴谋诡计。在搞阴谋诡计的时候都是有所无用其极,心黑手狠。隋炀帝曾经搞过仁寿宫变,唐太宗更是搞出了大名鼎鼎的宣武门之变。所以他们当皇帝的来路都不正。私德都不怎么好,这是他们第二点儿像。

最后一点儿就是他们的理想也像极了,他们都是自视甚高之人,都想名垂青史,因此当皇帝都当的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可是就这么相似的两个人,日后的评价确实天悬地隔,唐太宗是明君中明君,是流芳千载的。隋炀帝则是暴君中的暴君,是遗臭万年。为什么这么像的两个人的结局是截然不同,最关键的因素是隋炀帝给唐太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教训。其中两个教训最重要,第一个教训是人民值得尊重,第二个教训是君主需要节制。因为唐太宗可是在隋末农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他还是亲身参与过这场战争的,也就说他是亲眼见识过人民的力量的。所以他对人民的看法,和隋炀帝就截然不同,正因为有这个认识,所以唐太宗才会说那句特别著名的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还说:当皇帝的第一要素就是爱护百姓,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成全自己的利益,那叫割大腿上的肉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腿上的肉也就没了,人也就该死了。把这两句话和隋炀帝的那句,人不欲多,多则相聚为盗,放在一起这精神境界不就高下立判了。正因为唐太宗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在当了皇帝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之中,不兴大工业,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样一来隋末那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才能在唐初迅速安定下来,所谓贞观之治,不就是这些老百姓给捧出来的。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君主需要节制欲望,节制权利,隋炀帝正是因为超越周汉的欲望太强烈,权利又太大,无人制衡,所以才会不停的大兴工艺,东征西讨,最后走上虐天逆民的道路。唐太宗曾说: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君主,君主如果有很多欲望的话,老百姓就会痛苦,君主如果没什么欲望的话,人民就会快乐。君主最重要的是节制建功立业的欲望,至少要把这些欲望节制在老百姓可以承受的力量之内。否则你超越了老百姓的承受力,你连政权都保不住,怎么还可能再建功立业。那样好事一定会变坏事,

节制权力的方法就是纳谏,唐太宗曾问过魏征何为明君昏君?魏征有个著名的答复:只有多方采纳意见才能避免皇帝刚愎自用,来能够决定群策群力,才能避免更多的政治失误。唐太宗能有这个态度,不就和隋炀帝恃才傲物形成鲜明对比了。正因为有隋炀帝给出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训,唐太宗才能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够谨慎节欲,求贤纳谏,才能够成长为一代圣君。而隋炀帝以前没有这样的教训,因为他太顺利了,所以他只能成为隋炀帝的一个倒影,唐太宗的一个反面。

隋炀帝对皇帝用心还是很好的,他一直就想做一个超迈千古的好皇帝,可是最后却成了笔记小说里的塑造的坏典型,成为老百姓心中荒淫无耻的形象,而且顶着一个炀字盖棺定论。平心而论以他的功业而言,这个炀字是非常不公正的,历史有时候真就没那么多公正。但是历史也有公正的时候,就在隋炀帝身后,崛起了一个及威武雄壮的大唐王朝,而在现在的史书之中,隋唐连称,已经成为定局了,也就是说隋炀帝用自己的教训,给大唐盛世奠基了,这其实也算是公正的历史,给隋炀帝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最后的一点安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