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隋在哪里 > 第三十七章 千秋功罪37(第2页)

第三十七章 千秋功罪37(第2页)

一个皇帝既然也不视官,更不视民,那他眼里不就剩他自己一个英雄了。一个皇帝如果真的恃才傲物,那可就是站起来了一个独夫民贼。你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非要把老百姓从家里赶出去,从土地上赶出去。把他们赶到工地上,把他们赶到战场上,到最后他们也只有上梁山这一条路可以走了。这就是古代所说的:官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官如冦仇。所以隋炀帝最后的结局就是土崩瓦解,土崩指的就是老百姓造反,瓦解就是官员也和他离心离德。当年的杨玄感造反、李渊造反,除了他们都有个人野心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朝廷没有向心力,没有凝聚力。一个皇帝恃才傲物,他不相信官员,不允许官员发表意见,不允许官员建功立业,那么官员也就很难产生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感觉了。相反这种离心离德的情绪会越来越明显。一旦哪一天局势不稳,许些官员就会开始为自身利益打算了。

李渊可是隋炀帝的亲戚,他可是隋炀帝的亲表哥,这是一个最典型的野心家例子。事实上就算是那些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所谓的忠臣,他们面对如此强势的皇帝,也是不敢真正说话。所以现在剖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肯定会有很多人虽说是隋炀帝滥用民力,会想到三次东征这些决策失误上。但是这些其实都是直接原因,也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虽然隋炀帝有才华,但是他始终就没有明白当皇帝的道理。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任务绝不是逞个人英雄,绝不是强迫所有人去服从自己的梦想。应该是把皇帝个人的梦想,和官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梦想都给整合在一起,带领所有人共同实现一个集体梦想,这才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干的事儿。皇帝是有国的,也就应该允许老百姓有家,皇帝有政治理想,也应该允许官员有政治主张。凡事都要考虑一下儿历史条件,把理想落在实处,脚踏实地跟着节奏走,那样就可以把理想变为现实了。但令人遗憾的是,隋炀帝虽然才华横溢,他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就以为皇帝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他就觉得自己聪明的大脑,完全可以把全国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就可以靠自己无限的权利去推行这个方案,他眼里始终只有他自己,根本没有百官,也没有百姓,那就是缺乏仁君之德。

唐朝初年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如果只有功没有德,他在开始那一步走的好,那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一直走到最后,以后还走的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隋炀帝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因为隋炀帝恃才傲物,有才无德,他的才华才就没有发挥应有的能量,而是完全走错了方向,也就成了他破国亡家的催命符了。才能必须和德相符,我们现在也讲德才兼备,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隋炀帝,那就是暴君。这就要涉及对古代皇帝的分类了,古代所有的皇帝都可以分为明君,暴君和昏君也就这三种。明君就是有才有德,暴君就是有才无德,昏君就是无才无德。这里面被后世评价最好的肯定是明君,既能克己复礼,又能文治武功,人们对明君的评价肯定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已经明到圣的程度了。

三类之中到底谁的危害最大,很多人都说是昏君,其实真的应该是暴君。因为昏君无才,暴君有才。一个无才无德的皇帝,顶多是醉生梦死,他忽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但是话说回来他要想给社会带来危害他都没那本事。但是暴君就不一样了。暴君是有才无德,他本领强,能力大,他足可以让四海沸腾,民不聊生。这样的皇帝固然可以创立功业,甚至也可以像隋炀帝那样建立利在千秋的功业,但是他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肯定是苦不堪言,他一定会罪在当代,成为万代唾骂的悲剧人物,隋炀帝就是一个很大的典范。

恰恰就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之后就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明君,这两个人之间还真有很大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后来的唐太宗。因为隋炀帝给唐太宗送了一个最好的礼物,那就是惨痛的教训。没有隋炀帝提供的历历在目的教训,没准儿唐太宗就会成为第二个隋炀帝。因为隋炀帝和唐太宗其实太像了。有个唐诗学家胡如垒先生曾说过,隋炀帝和唐太宗如影随形,不过不是相似的形影,而是一个头脚倒立的水中倒影。也就是说李世民站在这里,隋炀帝在水中倒在那里,都能成倒影了。说明他俩人真的太像了。两个人可谓是方方面面都像,首先就是身份像,两个人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是挺近的亲戚,隋炀帝的母亲独孤皇后正是李世民的姨奶奶,是他奶奶的姐妹。所以唐太宗见了隋炀帝是要叫表叔的,这是一个家族的城院,这是第一个相似的地方。

另一个就是两个人的经历像,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前任皇帝的二儿子,在当时可都是没资格接班儿的,早年都是功勋卓著,野心勃勃,为了能接班儿两个人都是大搞阴谋诡计。在搞阴谋诡计的时候都是有所无用其极,心黑手狠。隋炀帝曾经搞过仁寿宫变,唐太宗更是搞出了大名鼎鼎的宣武门之变。所以他们当皇帝的来路都不正。私德都不怎么好,这是他们第二点儿像。

最后一点儿就是他们的理想也像极了,他们都是自视甚高之人,都想名垂青史,因此当皇帝都当的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可是就这么相似的两个人,日后的评价确实天悬地隔,唐太宗是明君中明君,是流芳千载的。隋炀帝则是暴君中的暴君,是遗臭万年。为什么这么像的两个人的结局是截然不同,最关键的因素是隋炀帝给唐太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教训。其中两个教训最重要,第一个教训是人民值得尊重,第二个教训是君主需要节制。因为唐太宗可是在隋末农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他还是亲身参与过这场战争的,也就说他是亲眼见识过人民的力量的。所以他对人民的看法,和隋炀帝就截然不同,正因为有这个认识,所以唐太宗才会说那句特别著名的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还说:当皇帝的第一要素就是爱护百姓,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成全自己的利益,那叫割大腿上的肉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腿上的肉也就没了,人也就该死了。把这两句话和隋炀帝的那句,人不欲多,多则相聚为盗,放在一起这精神境界不就高下立判了。正因为唐太宗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在当了皇帝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之中,不兴大工业,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样一来隋末那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才能在唐初迅速安定下来,所谓贞观之治,不就是这些老百姓给捧出来的。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君主需要节制欲望,节制权利,隋炀帝正是因为超越周汉的欲望太强烈,权利又太大,无人制衡,所以才会不停的大兴工艺,东征西讨,最后走上虐天逆民的道路。唐太宗曾说: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君主,君主如果有很多欲望的话,老百姓就会痛苦,君主如果没什么欲望的话,人民就会快乐。君主最重要的是节制建功立业的欲望,至少要把这些欲望节制在老百姓可以承受的力量之内。否则你超越了老百姓的承受力,你连政权都保不住,怎么还可能再建功立业。那样好事一定会变坏事,

节制权力的方法就是纳谏,唐太宗曾问过魏征何为明君昏君?魏征有个著名的答复:只有多方采纳意见才能避免皇帝刚愎自用,来能够决定群策群力,才能避免更多的政治失误。唐太宗能有这个态度,不就和隋炀帝恃才傲物形成鲜明对比了。正因为有隋炀帝给出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训,唐太宗才能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够谨慎节欲,求贤纳谏,才能够成长为一代圣君。而隋炀帝以前没有这样的教训,因为他太顺利了,所以他只能成为隋炀帝的一个倒影,唐太宗的一个反面。

隋炀帝对皇帝用心还是很好的,他一直就想做一个超迈千古的好皇帝,可是最后却成了笔记小说里的塑造的坏典型,成为老百姓心中荒淫无耻的形象,而且顶着一个炀字盖棺定论。平心而论以他的功业而言,这个炀字是非常不公正的,历史有时候真就没那么多公正。但是历史也有公正的时候,就在隋炀帝身后,崛起了一个及威武雄壮的大唐王朝,而在现在的史书之中,隋唐连称,已经成为定局了,也就是说隋炀帝用自己的教训,给大唐盛世奠基了,这其实也算是公正的历史,给隋炀帝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最后的一点安慰了。

一个皇帝既然也不视官,更不视民,那他眼里不就剩他自己一个英雄了。一个皇帝如果真的恃才傲物,那可就是站起来了一个独夫民贼。你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非要把老百姓从家里赶出去,从土地上赶出去。把他们赶到工地上,把他们赶到战场上,到最后他们也只有上梁山这一条路可以走了。这就是古代所说的:官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官如冦仇。所以隋炀帝最后的结局就是土崩瓦解,土崩指的就是老百姓造反,瓦解就是官员也和他离心离德。当年的杨玄感造反、李渊造反,除了他们都有个人野心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朝廷没有向心力,没有凝聚力。一个皇帝恃才傲物,他不相信官员,不允许官员发表意见,不允许官员建功立业,那么官员也就很难产生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感觉了。相反这种离心离德的情绪会越来越明显。一旦哪一天局势不稳,许些官员就会开始为自身利益打算了。

李渊可是隋炀帝的亲戚,他可是隋炀帝的亲表哥,这是一个最典型的野心家例子。事实上就算是那些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所谓的忠臣,他们面对如此强势的皇帝,也是不敢真正说话。所以现在剖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肯定会有很多人虽说是隋炀帝滥用民力,会想到三次东征这些决策失误上。但是这些其实都是直接原因,也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虽然隋炀帝有才华,但是他始终就没有明白当皇帝的道理。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任务绝不是逞个人英雄,绝不是强迫所有人去服从自己的梦想。应该是把皇帝个人的梦想,和官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梦想都给整合在一起,带领所有人共同实现一个集体梦想,这才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干的事儿。皇帝是有国的,也就应该允许老百姓有家,皇帝有政治理想,也应该允许官员有政治主张。凡事都要考虑一下儿历史条件,把理想落在实处,脚踏实地跟着节奏走,那样就可以把理想变为现实了。但令人遗憾的是,隋炀帝虽然才华横溢,他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就以为皇帝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他就觉得自己聪明的大脑,完全可以把全国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就可以靠自己无限的权利去推行这个方案,他眼里始终只有他自己,根本没有百官,也没有百姓,那就是缺乏仁君之德。

唐朝初年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如果只有功没有德,他在开始那一步走的好,那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一直走到最后,以后还走的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隋炀帝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因为隋炀帝恃才傲物,有才无德,他的才华才就没有发挥应有的能量,而是完全走错了方向,也就成了他破国亡家的催命符了。才能必须和德相符,我们现在也讲德才兼备,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隋炀帝,那就是暴君。这就要涉及对古代皇帝的分类了,古代所有的皇帝都可以分为明君,暴君和昏君也就这三种。明君就是有才有德,暴君就是有才无德,昏君就是无才无德。这里面被后世评价最好的肯定是明君,既能克己复礼,又能文治武功,人们对明君的评价肯定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已经明到圣的程度了。

三类之中到底谁的危害最大,很多人都说是昏君,其实真的应该是暴君。因为昏君无才,暴君有才。一个无才无德的皇帝,顶多是醉生梦死,他忽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但是话说回来他要想给社会带来危害他都没那本事。但是暴君就不一样了。暴君是有才无德,他本领强,能力大,他足可以让四海沸腾,民不聊生。这样的皇帝固然可以创立功业,甚至也可以像隋炀帝那样建立利在千秋的功业,但是他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肯定是苦不堪言,他一定会罪在当代,成为万代唾骂的悲剧人物,隋炀帝就是一个很大的典范。

恰恰就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之后就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明君,这两个人之间还真有很大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后来的唐太宗。因为隋炀帝给唐太宗送了一个最好的礼物,那就是惨痛的教训。没有隋炀帝提供的历历在目的教训,没准儿唐太宗就会成为第二个隋炀帝。因为隋炀帝和唐太宗其实太像了。有个唐诗学家胡如垒先生曾说过,隋炀帝和唐太宗如影随形,不过不是相似的形影,而是一个头脚倒立的水中倒影。也就是说李世民站在这里,隋炀帝在水中倒在那里,都能成倒影了。说明他俩人真的太像了。两个人可谓是方方面面都像,首先就是身份像,两个人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是挺近的亲戚,隋炀帝的母亲独孤皇后正是李世民的姨奶奶,是他奶奶的姐妹。所以唐太宗见了隋炀帝是要叫表叔的,这是一个家族的城院,这是第一个相似的地方。

另一个就是两个人的经历像,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前任皇帝的二儿子,在当时可都是没资格接班儿的,早年都是功勋卓著,野心勃勃,为了能接班儿两个人都是大搞阴谋诡计。在搞阴谋诡计的时候都是有所无用其极,心黑手狠。隋炀帝曾经搞过仁寿宫变,唐太宗更是搞出了大名鼎鼎的宣武门之变。所以他们当皇帝的来路都不正。私德都不怎么好,这是他们第二点儿像。

最后一点儿就是他们的理想也像极了,他们都是自视甚高之人,都想名垂青史,因此当皇帝都当的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可是就这么相似的两个人,日后的评价确实天悬地隔,唐太宗是明君中明君,是流芳千载的。隋炀帝则是暴君中的暴君,是遗臭万年。为什么这么像的两个人的结局是截然不同,最关键的因素是隋炀帝给唐太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教训。其中两个教训最重要,第一个教训是人民值得尊重,第二个教训是君主需要节制。因为唐太宗可是在隋末农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他还是亲身参与过这场战争的,也就说他是亲眼见识过人民的力量的。所以他对人民的看法,和隋炀帝就截然不同,正因为有这个认识,所以唐太宗才会说那句特别著名的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还说:当皇帝的第一要素就是爱护百姓,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成全自己的利益,那叫割大腿上的肉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腿上的肉也就没了,人也就该死了。把这两句话和隋炀帝的那句,人不欲多,多则相聚为盗,放在一起这精神境界不就高下立判了。正因为唐太宗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在当了皇帝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之中,不兴大工业,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样一来隋末那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才能在唐初迅速安定下来,所谓贞观之治,不就是这些老百姓给捧出来的。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君主需要节制欲望,节制权利,隋炀帝正是因为超越周汉的欲望太强烈,权利又太大,无人制衡,所以才会不停的大兴工艺,东征西讨,最后走上虐天逆民的道路。唐太宗曾说: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君主,君主如果有很多欲望的话,老百姓就会痛苦,君主如果没什么欲望的话,人民就会快乐。君主最重要的是节制建功立业的欲望,至少要把这些欲望节制在老百姓可以承受的力量之内。否则你超越了老百姓的承受力,你连政权都保不住,怎么还可能再建功立业。那样好事一定会变坏事,

节制权力的方法就是纳谏,唐太宗曾问过魏征何为明君昏君?魏征有个著名的答复:只有多方采纳意见才能避免皇帝刚愎自用,来能够决定群策群力,才能避免更多的政治失误。唐太宗能有这个态度,不就和隋炀帝恃才傲物形成鲜明对比了。正因为有隋炀帝给出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训,唐太宗才能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够谨慎节欲,求贤纳谏,才能够成长为一代圣君。而隋炀帝以前没有这样的教训,因为他太顺利了,所以他只能成为隋炀帝的一个倒影,唐太宗的一个反面。

隋炀帝对皇帝用心还是很好的,他一直就想做一个超迈千古的好皇帝,可是最后却成了笔记小说里的塑造的坏典型,成为老百姓心中荒淫无耻的形象,而且顶着一个炀字盖棺定论。平心而论以他的功业而言,这个炀字是非常不公正的,历史有时候真就没那么多公正。但是历史也有公正的时候,就在隋炀帝身后,崛起了一个及威武雄壮的大唐王朝,而在现在的史书之中,隋唐连称,已经成为定局了,也就是说隋炀帝用自己的教训,给大唐盛世奠基了,这其实也算是公正的历史,给隋炀帝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最后的一点安慰了。

一个皇帝既然也不视官,更不视民,那他眼里不就剩他自己一个英雄了。一个皇帝如果真的恃才傲物,那可就是站起来了一个独夫民贼。你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非要把老百姓从家里赶出去,从土地上赶出去。把他们赶到工地上,把他们赶到战场上,到最后他们也只有上梁山这一条路可以走了。这就是古代所说的:官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官如冦仇。所以隋炀帝最后的结局就是土崩瓦解,土崩指的就是老百姓造反,瓦解就是官员也和他离心离德。当年的杨玄感造反、李渊造反,除了他们都有个人野心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朝廷没有向心力,没有凝聚力。一个皇帝恃才傲物,他不相信官员,不允许官员发表意见,不允许官员建功立业,那么官员也就很难产生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感觉了。相反这种离心离德的情绪会越来越明显。一旦哪一天局势不稳,许些官员就会开始为自身利益打算了。

李渊可是隋炀帝的亲戚,他可是隋炀帝的亲表哥,这是一个最典型的野心家例子。事实上就算是那些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所谓的忠臣,他们面对如此强势的皇帝,也是不敢真正说话。所以现在剖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肯定会有很多人虽说是隋炀帝滥用民力,会想到三次东征这些决策失误上。但是这些其实都是直接原因,也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虽然隋炀帝有才华,但是他始终就没有明白当皇帝的道理。一个皇帝最重要的任务绝不是逞个人英雄,绝不是强迫所有人去服从自己的梦想。应该是把皇帝个人的梦想,和官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梦想都给整合在一起,带领所有人共同实现一个集体梦想,这才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干的事儿。皇帝是有国的,也就应该允许老百姓有家,皇帝有政治理想,也应该允许官员有政治主张。凡事都要考虑一下儿历史条件,把理想落在实处,脚踏实地跟着节奏走,那样就可以把理想变为现实了。但令人遗憾的是,隋炀帝虽然才华横溢,他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就以为皇帝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他就觉得自己聪明的大脑,完全可以把全国设计一个方案,然后就可以靠自己无限的权利去推行这个方案,他眼里始终只有他自己,根本没有百官,也没有百姓,那就是缺乏仁君之德。

唐朝初年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如果只有功没有德,他在开始那一步走的好,那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一直走到最后,以后还走的好,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隋炀帝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因为隋炀帝恃才傲物,有才无德,他的才华才就没有发挥应有的能量,而是完全走错了方向,也就成了他破国亡家的催命符了。才能必须和德相符,我们现在也讲德才兼备,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隋炀帝,那就是暴君。这就要涉及对古代皇帝的分类了,古代所有的皇帝都可以分为明君,暴君和昏君也就这三种。明君就是有才有德,暴君就是有才无德,昏君就是无才无德。这里面被后世评价最好的肯定是明君,既能克己复礼,又能文治武功,人们对明君的评价肯定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已经明到圣的程度了。

三类之中到底谁的危害最大,很多人都说是昏君,其实真的应该是暴君。因为昏君无才,暴君有才。一个无才无德的皇帝,顶多是醉生梦死,他忽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但是话说回来他要想给社会带来危害他都没那本事。但是暴君就不一样了。暴君是有才无德,他本领强,能力大,他足可以让四海沸腾,民不聊生。这样的皇帝固然可以创立功业,甚至也可以像隋炀帝那样建立利在千秋的功业,但是他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肯定是苦不堪言,他一定会罪在当代,成为万代唾骂的悲剧人物,隋炀帝就是一个很大的典范。

恰恰就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之后就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明君,这两个人之间还真有很大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后来的唐太宗。因为隋炀帝给唐太宗送了一个最好的礼物,那就是惨痛的教训。没有隋炀帝提供的历历在目的教训,没准儿唐太宗就会成为第二个隋炀帝。因为隋炀帝和唐太宗其实太像了。有个唐诗学家胡如垒先生曾说过,隋炀帝和唐太宗如影随形,不过不是相似的形影,而是一个头脚倒立的水中倒影。也就是说李世民站在这里,隋炀帝在水中倒在那里,都能成倒影了。说明他俩人真的太像了。两个人可谓是方方面面都像,首先就是身份像,两个人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是挺近的亲戚,隋炀帝的母亲独孤皇后正是李世民的姨奶奶,是他奶奶的姐妹。所以唐太宗见了隋炀帝是要叫表叔的,这是一个家族的城院,这是第一个相似的地方。

另一个就是两个人的经历像,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前任皇帝的二儿子,在当时可都是没资格接班儿的,早年都是功勋卓著,野心勃勃,为了能接班儿两个人都是大搞阴谋诡计。在搞阴谋诡计的时候都是有所无用其极,心黑手狠。隋炀帝曾经搞过仁寿宫变,唐太宗更是搞出了大名鼎鼎的宣武门之变。所以他们当皇帝的来路都不正。私德都不怎么好,这是他们第二点儿像。

最后一点儿就是他们的理想也像极了,他们都是自视甚高之人,都想名垂青史,因此当皇帝都当的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可是就这么相似的两个人,日后的评价确实天悬地隔,唐太宗是明君中明君,是流芳千载的。隋炀帝则是暴君中的暴君,是遗臭万年。为什么这么像的两个人的结局是截然不同,最关键的因素是隋炀帝给唐太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教训。其中两个教训最重要,第一个教训是人民值得尊重,第二个教训是君主需要节制。因为唐太宗可是在隋末农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他还是亲身参与过这场战争的,也就说他是亲眼见识过人民的力量的。所以他对人民的看法,和隋炀帝就截然不同,正因为有这个认识,所以唐太宗才会说那句特别著名的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还说:当皇帝的第一要素就是爱护百姓,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成全自己的利益,那叫割大腿上的肉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腿上的肉也就没了,人也就该死了。把这两句话和隋炀帝的那句,人不欲多,多则相聚为盗,放在一起这精神境界不就高下立判了。正因为唐太宗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在当了皇帝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之中,不兴大工业,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样一来隋末那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才能在唐初迅速安定下来,所谓贞观之治,不就是这些老百姓给捧出来的。

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君主需要节制欲望,节制权利,隋炀帝正是因为超越周汉的欲望太强烈,权利又太大,无人制衡,所以才会不停的大兴工艺,东征西讨,最后走上虐天逆民的道路。唐太宗曾说: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君主,君主如果有很多欲望的话,老百姓就会痛苦,君主如果没什么欲望的话,人民就会快乐。君主最重要的是节制建功立业的欲望,至少要把这些欲望节制在老百姓可以承受的力量之内。否则你超越了老百姓的承受力,你连政权都保不住,怎么还可能再建功立业。那样好事一定会变坏事,

节制权力的方法就是纳谏,唐太宗曾问过魏征何为明君昏君?魏征有个著名的答复:只有多方采纳意见才能避免皇帝刚愎自用,来能够决定群策群力,才能避免更多的政治失误。唐太宗能有这个态度,不就和隋炀帝恃才傲物形成鲜明对比了。正因为有隋炀帝给出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训,唐太宗才能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够谨慎节欲,求贤纳谏,才能够成长为一代圣君。而隋炀帝以前没有这样的教训,因为他太顺利了,所以他只能成为隋炀帝的一个倒影,唐太宗的一个反面。

隋炀帝对皇帝用心还是很好的,他一直就想做一个超迈千古的好皇帝,可是最后却成了笔记小说里的塑造的坏典型,成为老百姓心中荒淫无耻的形象,而且顶着一个炀字盖棺定论。平心而论以他的功业而言,这个炀字是非常不公正的,历史有时候真就没那么多公正。但是历史也有公正的时候,就在隋炀帝身后,崛起了一个及威武雄壮的大唐王朝,而在现在的史书之中,隋唐连称,已经成为定局了,也就是说隋炀帝用自己的教训,给大唐盛世奠基了,这其实也算是公正的历史,给隋炀帝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最后的一点安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