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幢全广州市最高的摩天大厦,已在天河拔地而起,成为广州天河新城区的招牌建筑。正如一提起白天鹅宾馆,人们就联想到霍英东一样,一提到广州最高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人们就会想起李嘉诚。
1992年11月下旬,李嘉诚与胡应湘达成协议,合作发展广深珠高速公路第二期工程广州至珠海段,总投资为96亿港元,长实与和黄共持控股权,其余股份由新鸿基地产及数家日资公司拥有。
该项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依赖于征收费用,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的长线基础设施投资。
李嘉诚看好这段公路的广阔前景,他认为虽然慢,但回报长期而且稳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投资回报额会逐步提高。此外,修路也是造福积德的好事,何况能进一步提高声誉。
1992年6月,在上海,港沪发展有限公司与闸北区政府签署协议,以1.31亿美元租得火车站以南5.78公顷土地的使用权。
港沪发展由李嘉诚、郭鹤年、中国光大、香港鹏利等财团组成。该联营公司,准备在租下的地盘上建造22万平方米的综合建筑群。估计需投入资金上百亿元人民币,全部工程于1998年底完成。
李嘉诚在上海的另一项大手笔是海港工程。这是他1992年9月间在上海考察码头设施的结果。
11月23日,和黄集团及上海港务局,就合作经营的项目——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达成原则协议。据协议和黄投资60亿元人民币,建设金山标准集装箱码头、国际深水港码头等项目。
这样,李嘉诚不仅在香港拥有货柜码头的半壁江山,还将在中国内地的货柜码头业坐大,成为亚洲首席私营货柜码头大王。
在亚洲称王,使李嘉诚牢牢掌握了主动权,这样一来也使和黄集团在内地与香港的货柜码头互为犄角,兼顾统筹。
1992年9月初,在海南,长江实业、香港熊谷组、中信旗下的荣高贸易、台资大中华及海南省3家银行,共同组建海南洋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0亿港元发展洋浦自由港,其中长实占一成股权,投资约18亿港元。
1992年11月,长实集团与福州市政府签署协议,由长实投资35亿港元,参与福州旧城区三坊七巷的改造和重建工程,从1992年秋起,长实集团就在大西南选择投资基地,最后将目标确定为西南第一大都会重庆。
1993年,长实系三家公司投资8亿,对重庆市中区依仁巷进行全面改造,建成面积为23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住楼群。
1994年3月,李嘉诚在重庆专设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参与该市康居工程建设。该工程分布在重庆市五区一县,总建筑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全部由港方投资并承建。第一期工程150万平方米,长实系投资10亿港元。土地由重庆市政府提供,房屋由市政府包销,利益按协议分配。
李嘉诚投资内地房地产,可谓驾轻就熟,一来房产是他赖以发展的最内行的核心产业,而且房产一般投资短,见效快;二来房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康居工程,要名有名,要利有利,李嘉诚乐此不疲。
在北京,李嘉诚参与了多家酒店投资。最引人注目的,当属1992年与郭鹤年联手获得王府井旧址发展权。
李嘉诚说过,内地的土地价格与起楼造价的比例往往是1:10,而在香港不少地段,这个比例正好倒过来。
中港合作的基础是互补互利,港方的优势是资金雄厚,中方则控有土地使用权、审批权。李嘉诚投资内地地产,就是充分利用了地区间的差别,充分挖掘了资金潜力。
另外,和黄还在内地各大城市,全面拓展电讯业务,成为内地移动电话及传呼台的最大合作伙伴。
投资内地,与投资海外一样,李嘉诚不投则已,一投就宛如一场席卷内地的旋风,而且势比长江,独领风骚,这是他在商战中的一贯作风。
有“手腕”的人一般都能把自己定位在大胆的基础上。除了个别的例外情况,最胆小怕事的人往往是最不走运的没有“手腕”的人。幸运可能会使人产生勇气,反过来勇气也会帮助你得到好运。
机会=眼睛+脑袋
有“手腕”的人往往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遇。一句话,把信息和机遇变成成功的资本。可以这样讲,能否捕捉信息、抓住机遇,是衡量你成就事业大小的一种手段。
常有人如此感慨:“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他们把自己的命运系在一个未来的机会上,他们当然也不会成功,他们可能至今仍在抱怨自己的命运。
罗丹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并不缺少信息和机遇,而是缺少捕捉信息、抓住机遇的能力。如果有了很高的能力,即使生活没有机会,也能创造机会。
素质高的人生就在一双敏锐的眼睛,时时刻刻洞察着信息和机遇,素质不高的人则恰恰相反。美国曾经掀起淘金热潮。淘金生活异常艰苦,最痛苦的是没有水喝。人们一面寻找金矿,一面不停地抱怨:甲说:“谁让我喝一壶凉水,我情愿给他一块金币。”乙宣布:“谁让我痛饮一顿,孙子才不给他两块金币”。丙发誓:“老子出三块金币!”
在这种抱怨声中,亚默尔捕捉到了人们渴望水的信息,发现了机遇:如果将水卖给这些人喝,比挖金矿更能赚到钱。于是他毅然放弃淘金,用挖金矿的铁锨去挖水渠,将水运到山谷,一壶一壶卖给找金矿的人。一起淘金的伙伴们都纷纷嘲笑他“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这种蝇头小利的买卖。”后来,那些淘金的人大多空手而回,很多人甚至忍饥挨饿、流落异乡,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靠卖水发了大财。亚默尔发财的机会并不是上帝赐给他一个人的:淘金者都深感没水喝的痛苦,人人都听到了那一片抱怨声,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机遇,甚至还嘲笑亚默尔的做法。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往往从表面上探寻成功的原因,归之于条件,归之于机遇,而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素质。亚默尔正是具有其他淘金者所没有的敏锐地洞察信息、机遇的素质,决定了他能够发现、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信息和机遇。
要想做到成功地捕捉信息、抓住机遇,首先必须发现信息和机遇。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有用的信息和机遇。社会上的每一项活动,报刊上的每一篇文章,人际中的每一次交往,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工作上的每一次得失等等,都可能给你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信息、新的朋友,全都可能是一次选择,一次机遇,是一次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契机,问题在于你自身的素质,在于你是否能发现每一次的信息和机遇。不要以为信息难捕、机遇难寻,其实信息和机遇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就在我们的手上。
创业前必须想清楚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说:“你在下决心之前,除了要评估你自己要从事的事业的经验之外,更应该慎重地检讨什么样的事业才是你最应该投入的。”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手腕”的成功创业者,就必须先考虑清楚三个问题:“我能吗?”“我会喜欢吗?”“我该这样做吗?”这三个问题是创业者的最佳起跑点。
(1)我能吗
这个问题只是要知道你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及技术来成功创业。你现在该做的,是确定创业所需的知识及技术。此时,仔细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是论创业条件或论个人背景,财务管理都是不可忽略的。你个人的理财经验可能仅包括财务资料的整理及分析,但创业所需的则是懂得在资金短缺时跟银行打交道。
此外,你可能认为业务管理是做好市场调查、制定年度目标、建立全国销售计划,或是实行某项业绩报酬计划。但是,对一般小公司而言,业务管理却可能是要你亲自跟着业务员跑几趟,以便了解市场的需求及业务员的需要。也就是说,在人事精简的小公司里,你也许就得扮演跑业务的角色。
同样地,如果你从事制造业,你就要能够拟定出一套产销计划,而在经营之中你也需依赖事业工程师的协助。
我们必须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