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随身带的 > 习惯十二 合理计划(第3页)

习惯十二 合理计划(第3页)

有一位经理叹息说:“我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不能把事情组织得有条有理。”我们经常看见一些人的书包里,甚至高级管理人员的公文包里,简直像一个废物箱:啃了一半的面包、掉了皮的杂志、卷了角的书、几块口香糖、一叠废纸,等等。

工作的有序性,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多时间管理权威都指出: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内容清楚地写出来的话,便是很好地进行了自我管理,就会使工作条理化,因而使个人的能力取得很大的提高。

只有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才能认识自己工作的全貌,从全局着眼观察整个工作,防止每天陷于杂乱的事务中。

只有明确办事的目的,才能正确掂量个别工作之间的不同比重,弄清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哪里,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既虚耗了时间,又办不好事情。

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限范围,才能摆脱自己的工作和下级的工作、同事的工作及上级的工作中的互相扯皮和打乱仗现象。

填写自己应干工作的清单是使自己工作明确化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其方法是在一张纸上首先试着毫不遗漏地写出你正在做的工作。凡是自己必须干的工作,且不管它的重要性和顺序怎样,一项也不落地逐项排列起来,然后按这些工作的重要程度重新列表。重新列表时,要试问自己:“如果我只能于此表当中的一项工作,首先应该干哪一件呢?”

然后再问自己:“接着,我该干什么呢?”用这种方式一直问到最后就行了。这样,自然就按着重要性的顺序列出了自己的工作一览表。其后,对你所要做的每一项工作,写上该怎样做,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每项工作上注上你认为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办法。

为了使工作条理化,不仅要明确你的工作是什么,还要明确每年、每季、每月、每周、每日的工作及工作进度,并通过有条理的连续工作,来保证按正常速度执行任务。在这里,为日常工作和下步进行的项目编出目录,不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时间节约措施,也是提醒人们记住某些事情的手段,特别是制定一个好的工作日程表就更加重要了。计划与工作日程表不同,在于计划是指对工作的长期

打算,而日程表是指怎样处理现在的问题。比如今天的工作、明天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逐日的计划。有许多人抱怨工作太多、太杂、太乱,实际上是由于许多人不善于制订日程表。他们不善于安排好日常的工作,连最没意义的事也抓住不放,人力地制造忙乱,不但谈不上工作条理化,连自己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名作家雨果说过:“有些人每天早上预定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地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制定工作日程会因工作性质、本人身体状况和气质的不同而不同,应遵守以下原则:

(1)以重要活动为中心制定一天工作日程。有些工作是关键的或者说是带战略意义的重要活动,进行工作时应以这样的重要工作为中心。

(2)以当天必须首先要做的那件工作为中心制定一天工作日程。不可能有这种奇迹,刚开始干,一下子就做完了全部工作,所以要挑出那些在一天内必须做完、一旦受干扰中断就不太好办的工作。

(3)把有联系的工作归纳在一起做。种种琐事归纳到一起,会使工作有节奏和气势。例如,有些信件,可以归总起来一次写完;尽量地约好时间,尽可能地集中地依次会见来访者;必须阅读的材料,集中到一起很快地过一下目,等等。

(4)使工作日程与自己的身体状况、能量的曲线相适应。能量曲线因人而异,一般的人上午精力充沛,因此,要利用这段时间去从事那些最有挑战性、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而在你精神上、体力上和工作效率都在减退时,换做一些其他工作,或者做一些事先已经安排好了的工作,或者休息一下。

由于人们每天需要干的事情很多,事情又有轻重、急缓之分,大小之别,难免有时顾此失彼,本来想干这件事,不知不觉中却干起了别的事情。所以在有了工作日程表以后,最好随身携带笔记本和备忘录用纸,这样你不但明确了当天的工作,也明确了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工作。

除随身携带笔记本外,使用卡片也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把卡片放在衣袋里、办公桌上、家里的写字台、饭桌上、电话机旁、床边和厕所等必不可少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

在工作中,有时突然头脑中冒出一个新颖的想法,或者想起了什么必须干的事。如果这些想法与目前正在做的事有关联,那可以照着去做。如果它并不是要立即去做,今后做着更合适,那就把它记在备忘录上;对那些有意义的设想,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仔细研究,并加以归纳整理,这样,本来不太明确的事也明确了,你的工作和应办的事就更有条理了。

此外,对于从事学习和工作的人来说,办公桌面是否整洁,是工作条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管理者在解释办公桌上的东西是如何堆积起来时说:“这是因为我们不想忘记所有的东西。我们把想记住的东西放到办公桌上一堆资料的顶部,这样就可以看到它们。”问题是这种方法还真管用。每当我们的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就看到了它们,我们想起了这些事情,于是不再胡思乱想。后来,东西堆得越来越高,我们不能记起下面放的是什么东西,于是就开始在资料堆里寻找。这样,时间就浪费到查找丢失的东西上。同时也浪费在注视所有我们不想忘记的东西所造成的干扰上!据统计,有95%以上的管理者都为办公桌上堆满东西而苦恼。

成功者使办公桌整洁而不乱的办法是:

(1)把你办公桌上所有与正在做的工作无关的东西清理干净。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应该是此刻最重要的工作。

(2)在你准备好办理其他事情之前,不要把与此无关的东西放到办公桌上。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项目都应该在档案中或抽屉里占有一定的位置,并把有关的东西放到相应的位置上。

(3)要力戒由于有吸引力的干扰或因你厌烦了手头上的工作,而放下正在做的事情去干其他的工作。

(4)按规则把已经处理完毕的东西送到适应的地方去。再核对一下剩下的重点工作,然后再去开始进行第二项最重要的工作。

从办公桌上拿开目前不需要的书籍、文件后,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先后顺序,分为“应立即处理的”,如紧急信件和其他必须马上处理、做决定的事;“暂时靠后处理的”,即大致看一下文件内容,按内容分类放入档案夹中,在采取适当的行动之前,一直放在那里;“以后处理的”,即不是真正重要的工作、还有待研究、需要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努力挖掘、以及有必要在时间、注意力等方面作较充分安排的事项;“留作资料保存的”,包括上级的政策、指示、决定以及有保留价值的资料、文件等等,可根据自己所好“分类保存”,用完以后放回原处。

一位著名作家的手稿、资料、书籍等,什么东西放在哪里,都有一定的“规矩”,每次用完,总是随手放回原处。对与他有联系的报纸、出版社、文艺界、科学界朋友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也分门别类登记,可随手查到。由于他养成“有头尾”的好习惯,把资料手稿整理得井井有条,办公桌就像“管理交通”一样管得有条不紊,这样就避免了混乱,时间就不会在找这找那的空隙中白白溜过去。

7.积累知识,也要有计划

积累知识,要注意一定的计划。一个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积累的人,最后什么都学了一点,往往什么都学不成。

福特少年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里当店员,周薪只有2美元多一点。他自幼好学,尤其对机械方面的书籍更是着迷。因此他每星期都花二块多钱来买书,孜孜不倦地研读,从未间断。

当他和布兰都小姐结婚时,仅仅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其他值钱的东西则一无所有;但他已拥有了比金钱更宝贵、更有价值的机械知识。

几年后,福特的父亲给他二百多平方米的土地和一栋房屋。如果他未研读机械方面的杂志书籍,终其一生,也许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夫而已。但“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已具有丰富机械知识、胸怀大志的福特,却朝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此时,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便助他开创出一番大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积蓄金钱虽好,但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经营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年轻的朋友!先把钱投资于有益的书籍吧!从书上可学到更大的能力;至于储蓄,有了充分的能力致富后,开始蓄存还来得及。”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在知识的积累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有引标的积累最有效。这是因为:

有了目标,才谈得上有计划。目标不清楚,无从制定计划,也做不成任何一件事。

有了目标,才能明确“积”什么,“累”什么。缺乏内在联系的知识,或虽有联系但彼此相隔太远的知识,积累得再多,也难以发挥作用。

有了目标,才可能判断知识的相对价值。知识都具有或大或小的价值。但是对于不同的立志成才者来说,它们的价值又具有相对性,并不一样。语言对于学习历史、哲学、文学的人价值很大;可是对学现代物理的人价值就小多了。因此,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有用的知识。可见,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

积累知识,还要注意一定阶段内求知的限度。一个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积累人,最后什么都学了一点,往往什么都学不成。

一位教育学家指出:“你的周围有一个浩瀚的书刊的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地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要钻研和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是想博览一切,然而这是做不到的。要善于限制阅读范围,要从中排除那些可能会破坏学习制度的书刊。”

讲求知的“限度”,为的是建设好一个人知识结构的框架,并不是说其余一概不看,一概不读。积累知识,并不是为了堆集材料,而是为了组成一定的结构,发挥知识的功能。这就要考虑知识的整体效应。

那么,作为精神世界的结构——知识结构,应该怎样强化它的整体效应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