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这两个方面的考虑,必须给员工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断强化
员工的自我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和进步的空间与时间,帮助员工在自我的教育与训练当中获得提高和发展,达到自我充电的目的和培训的效果。
4。激励比指责更有效
原典
善行,无辙迹。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释义
善于行走的,路上不留痕迹。
“善行,无辙迹”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激励比指责更有效。例如,一个上司对待自己的下属,是指责更有效,还是激励更有效呢?答案肯定是激励绝对胜过指责。
作为一个管理人,必须要重视激励,善于激励,学会激励的艺术、技巧和方法。就现代公司管理看,能否具有激起别人激情的能力,已成为衡量管理人的标准之一。
美国的员额有限公司是一家发展迅速、生意兴隆的大公司。这个公司办有一份深受员工欢迎的刊物《喝彩?喝彩》。
《喝彩?喝彩》每月都要通过提名和刊登照片对工作出色的员工进行
表扬。
这个公司每年的庆功会更是新颖别致:受表彰的员工于每年8月来到科罗拉多州的维尔,在热烈的气氛中,100名受表彰的员工坐着架空滑车来到山顶,领奖仪式在山顶举行,庆功会简直就是一次狂欢庆典。然后,在整个公司播放摄影师从头到尾摄下的庆功会全过程。工作出色的员工是这种欢迎、开心和热闹的场面中的中心人物,他们受到大家的喝彩,从而也激励和鼓舞全体员工奋发向上。
美国一家纺织厂激励员工的方式也很独特。这家工厂原来准备给女工买价钱较贵的椅子放在工作台旁休息用。后来,老板想出了一个新花样:规定如果有人超过了每小时的生产定额,则在一个月里她将赢得椅子。奖励椅子的方式也很别致:工厂老板将椅子拿到办公室,请赢得椅子的女工进来坐在椅子上,然后,在大家的掌声中,老板将她推回车间。
美国的一些企业就是这样以多种形式的表扬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这两家企业都注重运用荣誉激励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绩效。荣誉激励,这是根据人们希望得到社会或集体尊重的心理需要,对于那些为社会、为集体、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予一定的荣誉,并将这种荣誉以特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既可以使荣誉获得者经常以这种荣誉鞭策自己,又可以为其他人树立学习的榜样和奋斗的目标。因而荣誉激励具有巨大的社会感召力和影响力,能使企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
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领导者,无不善于运用这种手段激发其部属的工作热情和斗志,为实现特定的领导目标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激励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管理人,应当学会用艺术的方法对下属进行激励:
(1)明暗分开
激励可公开进行或暗中交易,两者都以正当而合理为适宜。暗中激励不失正当,才是正途。
凡是大家看法想法一致,不易引起众人反感的,可公开激励,目的在获得大家的良好的回应,以扩大影响。若是见仁见智互异,而又非奖赏不可,便暗中进行,以减少误解或不满。有些行为例如维护公司信誉而与外人打架,应该私下感谢,以防群起仿效。
普遍性的,可公开实施。特殊性的,除非众所公认,否则以暗中为宜。牵涉到个人荣誉的,私下激励;单位或团体荣誉,公开表扬。有关苦劳的奖赏,大家差不多,公开。有关功劳的奖赏,彼此相差颇大,最好暗中给予以维护较差者的面子,激励其下次努力赶上。公开等于撕破脸,用“无所谓”来回应,就失去了激励的效果。
(2)t公私分明
公家的金钱,做私己的人情,这是一种明得暗失的算盘。实惠的人,一方面感激,一方面有样学样,公私不分明。其他的人,看在眼里却怨在心里,既然是公家的钱,为什么不索性多花一些,连我也照顾在内?
激励者存心接受回馈,当然施恩望报。这种私相授受的激励,不可能真诚持久。必须心中没有施恩念头,更不希望个人获得任何报答,才有实效。既然如此,就用不着假公济私,以致公私混乱,甚至以私害公。
私人的事宜应该明说,花用自己的钱也要表明。不必垫私钱办公事,否则也是公私不分明。私人恩怨不能公报,私人请托不能利用职权,更不可以存心勾结以图谋私利,因为公私不分的激励,到头来必然公私两蒙其害。
(3)t顺逆分清
请将不如激将,有时逆的激励效果更为宏大。不过完全逆取,也不见得有效。顺逆之间,必须小心衡量。
有些人顺着请他帮忙,他会推三阻四,勉强答应,也似有天大人情。最好用反激的方法,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困难,暗示非他能力所能胜任,激他毅然自告奋勇。
有些人老于世故,便要顺着激励。先说明他的长处,以引起知遇之感,再表示借重他的才华,请他不必顾虑太多,他就会朝气勃发,鼎力相助。
(4)t动静并用
动静不是两种相反的状态,而是以此互相过渡的。动中含有静态;静中也有动态。活动过程多半比较引人注意,而活动前后的企划、准备及沟通、协调,则容易被忽略。激励者不可对自己看得见的动态便加以重视,却对自己看不见的静态予以轻视,以免厚此薄彼,招致不满。
对于动态的激励,必须掌握时机,把握重点,以配合活动的进行。静态的激励,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在结束或过程中,制定专人或由某些人交互实施。无论动态、静态,都要给予合理的激励,使大家明白动态、静态各有其贡献,并无轻重之分,因而分别努力,共同朝向目标。
动态应注意配合,静态要普遍照应。前者重在时机,后者重在人员。动静都要掌握人心,所以力求合理。
(5)大小并重
大小兼顾,才能够赏罚平衡,做到赏当其功,罚当其罪的地步。罚要向上追究,不论地位如何之高贵,有过失就不能掩饰或开脱。赏应普遍推及基层,地位再低微,有功就不能忽视或遗漏。大小并重,赏罚分明,才具有激励效果。
大功劳要隆重,以示礼遇。小功劳也要重视,因为轻忽小功,大家就会希望夺取大功,以致小问题乏人注意,势必酿成大祸害。大事应予特别奖励;小事也不宜轻视,以免引起反感。一堆人受奖,要大场面,大家一起接受激励;少数人或单独一人,不妨视实际情况,或公开或个别给予激励。
总之,要根据其人其事的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采取不同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