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原典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兴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释义
解决难为之事要从容易处着手,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入手。凡是天下的
难事,都必定从容易开始;凡是天下的大事,必定从微小的事情做起。
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段话阐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事物在“难”的形成前,有一段相对的“易”的过程;在“大”的堆积前,必有细小的积累。善于做事的人知道“难易相成,高下相倾"的自然规律,抓住其易为的,贴近其难为的;积累其细微的,成就其伟大的。告诫人们不可好高鸯远,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而在于扎扎实实地重视开头细微的,看似容易的点滴基础;看重扎扎实实的“图难”、“为大”的过程,最终会筑成人生大业的千丈高台,成就生命旅程的万里之行。
这一智慧,应用于当今成功的事例很多。先不说个人的成功,就企业管理来说,丰田的精细化管理、海尔的“责任到人”原则,都是做精、做细的成功典范。因此,老子的这一智慧是值得现代人拿来学习和研究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稍加留心每一件事情的细微之处,就能感受到它的妙处。
某公司的一个重要部门出现了空缺职位,董事长决定聘用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来担此大任。可是,接连几天的招聘,都没有一个人可以通过董事长的"考试”。
正当这时,一位30岁左右的留美博士前来应征。不料,董事长通知他凌晨一点去参加考试,考试的地点是董事长的家里。留美博士凌晨一点准时按响了董事长家的门铃,但许久不见有人前来开门,直到早上八点,董事长才将他请进屋里,准备应答考题。
董事长问他:“年轻人,你会写字吗?”博士回答道:“会。”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让他在上面写一个做人的"人”字,写完后,董事长平静地说:“今天的考试就到这吧!你可以回去了。”
博士不解地问道:“就这样吗?”
董事长深深地点点头。
第二天,该公司召开了董事会,董事长郑重地宣布,该名博士是最后获得总经理位置的人。他说:“一个这么年轻的博士,论才学与智慧绝对不是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为他出了一个更为困难的题目。首先,我要他凌晨一点来我家参加考试,是考验他的牺牲精神,他做到了;我又让他在门外空等了7个小时,这是考验他的忍耐力,他也做到了;接着我又考了他的脾气,看他是否在见到我时对我大发雷霆,然后摔门而去,结果他没有,见到我以后仍然笑容满面,这项考验他也通过了;最后,我又考验了他的态度,我让他写一个连5岁小孩都会写的字,他也肯写,说明他具备了谦虚的态度。像他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我们公司怎么能放弃呢?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录用他。”
做事即做人,一个行为不得体的人很难在工作中有卓越的表现。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仅靠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左右着你未来的成就。
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地爬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又快速跑下舷梯,把盒子吏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爬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已浑身是汗、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上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
这时他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当他上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盯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维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
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无法忍受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了出来。
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直视他说:“刚才让你做的这些,叫
做极限承受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这就要求队员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只有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可惜,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年轻人懊悔地离开了,但是他却从这件事上吸取了教训,立志一定要做一番事业。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后,他成了一名油田钻井队的队长。
细节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因为,它是人们用来表现自己的一个工具。利用好了,可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所以,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小看了细节,记住:细节可以决定成败。
6。虚怀若谷,有容乃大
原点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
释义
能够认识自然规倖的人就能包容一切,能包容才会公正平等;做事能公正平等才会周全无遗,周全无遗就合乎自然;合乎自然就合乎道,合乎道就能长久,终身没有危难。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竞争,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经营者一定要善于容纳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己所用,这才是一个企业的制胜之道。
闻名世界的麦当劳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大熔炉。麦当劳的员工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特点。他们当中,有在纽约市当过警察的邓纳姆,有大学教授特雷斯曼,法官史密斯,西罗克曼曾是个银行家,凯茨是一名犹太传教士,舒帕克原先是美国太平党员,科恩布科斯从事过服装销售业,瓦卢左博士做过牙医;他们中还有军官、篮球明星、足球运动员等等。
麦当劳的人才来自于你能够想像到的任何一个职业。他们当中有许多脾气古怪的人,但麦当劳都能够容忍他们,并给他们很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麦当劳虽然要求作业程序必须统一,但并不以高压政策管理员工,麦当劳的员工都对工作充满兴趣,他们的工作表现都能够得到公司充分的尊重。
克罗克的用人哲学是:只要是人才,能够为公司带来效益,那么企业就能够容纳他。克罗克举止高贵,谈吐优雅,讨厌衣装不整、举止散乱的人。但是只要这样的人能够对麦当劳做出贡献,他就能够忍受他们的怪异甚至给他们以很高的授权。克罗克讨厌长头发,但能够提拔披着长发的克莱思出任广告经理,因为他是设计出麦当劳叔叔的功臣。克罗克也看不惯别人上班衣装不整齐,但对任董事长的透纳脱掉外套,卷起袖子办公的样子则视而不见。
在大部分连锁事业的发展中,为了扩大公司规模,提拔的管理人员多半为业务型的人才。但是,麦当劳公司有营运、策划、财务、不动产、器材、建筑设计、食物釆购、广告等各种各样的人才,从而建立一个健全、平衡的组织,使事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超人李嘉诚,他曾说过:“我做生意一直抱定一个信念,不靠投机取巧。而靠自己的一帮有才能的人。”看一看李嘉诚的创业之路及其所作所为,恐怕谁也不瞼李嘉诚的成功纯属偶然。
李嘉诚由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仔成为香港首富,“长江”企业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厂成为庞大的跨国公司,他的巨大成功离不开"那帮有才能的人",李嘉诚为企业取名“长江",就是基于其不择细流,有容乃大。
企业的发展因素众多,其中总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在李嘉诚看来,这个因素就是人才的吸引和使用。李嘉诚多次在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企业能否吸引到足够的人才,将是新经济竞争胜出的关键。对于新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冲击,他则认为,企业必须更有创造力,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