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要打开听众的心扉
语言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成功的沟通有赖于演讲者使他的演讲成为听众的一部分,同时也使听众成为演讲的一部分。在演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群烦躁不安的听众,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要想让自己的演讲继续下去,就要想办法打开听众的心扉。只有这样,你才会受欢迎,你的演讲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然而,要想打开听众的心扉,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面对着如此多的听众,他们的想法我们不曾知道,他们的兴趣我们也不曾知道,但是我们的演讲还要继续下去。在这个时候,要想打开听众的心扉,你就要问问自己,这次的演讲能帮助听众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了解了这些,再进行你的演讲,往往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不仅如此,在演讲的过程中,当你要赞美听众的时候,一定要出自真心诚意。因为如果你没有诚意,即便是骗过一两个人,却永远骗不了所有的听众。一个演讲者,如果做到了这些,相信在演讲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的追随者。
作为一位演讲者,要想打开听众的心扉,在演讲的时候就需要清楚地知道你与听众之间存在某种直接的关系。如果你感到被邀请很荣幸,不妨说出来,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哈罗德?麦克米兰在印第安纳州绿堡的德堡大学与毕业班学生讲话时,一开始就这样建立了沟通的纽带。
“我很感激各位亲切的欢迎词。我应邀前来贵校,的确非比寻常。
不过我感到,我现在就任的政府职位,恐怕不是各位盛情邀请我的主要原因。”接着,他提到自己的母亲是美国人,出生在印第安纳州,而他的父亲则是德堡大学首届毕业生。“我可以向各位保证,能和德堡大学有些关系,使我感到无上光荣,并以能重温故乡的传统而骄傲。”
可以肯定,麦克米兰提到这所美国学校,以及母亲和身为该校先驱的父亲,立刻为自己赢得了友谊。
此外,在演讲中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人称的变化,来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会让听众感觉到很亲近,很友好。在演讲中,我们往往可以采用第二人称“你们",而不是使用第三人称“他们",这样可以让听众保持一种亲自参与的感觉。演讲者如果想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并且最终和听众打成一片,就要懂得运用这种演讲语
言。
“硫酸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如果没有硫酸,你们的汽车就不
能行驶,因为提炼汽油和制造汽车时,必须用到硫酸。不论是你们办
公室的电灯,还是你们家里的灯,如果没有硫酸就不会点亮。
在你们放水洗澡时,那镣质的水龙头在制造过程中也要使用硫
酸。你们使用的肥皂也可能是用油脂和硫酸制成的。你们发刷上的鬃毛和假象牙梳子,如果没有硫酸也制造不出来。你们的刮胡刀在经过锤炼后,也一定要浸在硫酸中做处理。
你们下楼用早餐时,如果你们使用的杯子和盘子刚好不是纯白色的,那就更少不了它。如果你们的汤匙、刀叉是镀银的,也要在硫酸中浸过。总之,在一整天的时间里,硫酸会从各个方面影响你们。不管走到哪儿,你们都无法逃过它的影响。”
这位演讲者通过巧妙地使用“你们”,把听众融入到具体的情景中,因此吸引了听众的持续关注。不过,有些时候使用“你们”却是很危险的,它可能不是在你和听众之间建立友谊的桥梁,反而会造成
分裂。例如,当你以智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对听众讲话或说教时,这种情形便会发生。这时候,最好是说“我们”,而不是“你们”。
在演讲中,人称的适当变化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演讲者要想在演讲的过程中和听众建立起一种很和谐、友好的关系,并且最终打开听众心扉,引起共鸣,就要学会运用这些语言技巧。
作为一位演讲者,特别是一位出色的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真诚地面对听众,并且时刻都要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这些至关重要。要知道,演讲者如果自认为在智力或社会地位上比别人高出一等的话,那么,他一开口听众就会听得很清楚。一个演讲者想得到听众的爱戴,最好保持谦虚谨慎的低姿态。然而,这并不是让你患得患失、没有信心。你可以谦虚,但不能表现出患得患失、没有信心的样子。只要你表示出要尽力讲好,并说自己才识有限,听众就会喜欢你、尊敬你,而达到了这样的演讲效果,你在大众面前就有了很好的气场,这对演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往往决定着演讲的成败。
美国电视界竞争非常残酷,每一季收视率最高的演员都要陷入这种竞争。这里能够保持常胜的演员只有艾德?萨利文。他不是电视专业人员,而是一位新闻从业人员。他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圈里只算是个业余选手。他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取胜,是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看得很高,只认为自己就是业余的。他在镜头前会有些不自然的举动,别人也都可能会认为是一种失误,他会手撑下巴,弓着两肩,拉扯领带,说话结巴……但这些缺陷都无损于他;即使有人批评他,他也不计较。他每个季度至少要请一位模仿高手在电视里惟妙惟肖地模仿自己,并夸大自己的缺点。他会和别人一样对这些可笑的动作哈哈大笑。他欢迎批评,观众也因此而喜欢他。因为观众喜欢谦逊,厌恶自大自夸的卖弄者。
亨利和丹纳?李?托马斯,在他们的著作《现代宗教领袖传》中这样评述孔子:“他从不向人们炫耀自己的知识。他只是用自己的仁德之心,设法启迪人们。”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包容,我们便掌握了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一个成功的演讲者,不仅仅要有好的口才,而且还要懂得说话的技巧。因为决定演讲成败的不仅仅是口才,还有你在听众面前的一切表现。在演讲的过程中,要想真正打开听众的心扉,就要全面掌握这些说话的艺术。
加强现场感让你的演讲更加深入人心
在演讲艺术中,作为演讲者,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话或者观点表达出来就算成功了。我们要知道,演讲作为一种传递精神或者号召的方式的时候,它往往有着很重要的使命。所以,演讲者要想发挥岀演讲的作用,并得到听众的认同以及发自内心的支持,就要从加强演讲内容的现场感着手。
美国道格拉斯曾经做过这样的一次演讲:
“奴隶主的残忍是罄竹难书的。饥饿、血腥的皮鞭、锁链、口衔、拇指夹、猫抓背、九尾鞭、地牢、警犬,都被用来迫使使奴隶安于他在美国为奴的处境。(在美国)报上也时常刊登如下广告,叙述有的逃奴颈上戴着铁圈、脚上拴着铁链,有的浑身鞭痕,有的带着火红烙铁烧成的烫伤——他们的主人把自己名字的首字母烫进他们的皮肉里。”
道格拉斯接着又说:“不久前,一个女奴和一个男奴在缺乏任何法律保护作为夫妻的条件下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同居得到了他们主人
的同意。但主人发现,为了他的利益起见最好把他们卖掉。他根本不询问他们对这件事的愿望;他们是不予以考虑的。一男一女被带到了拍卖台旁。喊声响了:瞧啊,谁出价?想一想,是一对夫妇在待价而沽呀!女的先被领上拍卖台,她的四肢照例是被野蛮地展现在买主们面前的,他们可以像相马一般地任意察看她。老公无能为力地站在那里,他对自己的妻子毫无权利;处置权是属于主人的。她被卖掉了。他接着被带到拍卖台上。他的双眼紧盯着走远的妻子,他以恳切的目光望着购买他妻子的那个人,乞求把他一起买去。但是,他还是被别人买去了。他就要同自己相亲相爱的女人永别,无论他说什么话,无论他做什么事,都不能使他免于这次分离了。他恳求他的新主人让他去跟他妻子告别,但没有获准。在极度痛楚下,他挣扎着从新买他的主人那里冲向前去,打算同他的妻子话别;但是他被挡住了,并且当场挨了狠狠的一鞭,他马上被抓了起来。他太伤心了,所以当命令他出发的时候,他像死人一般倒在主人的脚边。”
在这次演讲中,道格拉斯着重讲述了一对奴隶因彼此相爱最终被冷酷的奴隶主生生拆散的悲惨故事。细致生动地描写了奴隶夫妇在被拍卖过程中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在对拍卖过程的描述中,刻画了奴隶主们冷酷无情的形象,使人如同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激起了现场听众内心的仇恨情绪,并且让听众对历史有了思考。这场演讲无疑是很成功的,它让听众有了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引起了听众的共鸣,使得演讲能够顺利的进行。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奋斗者都能够得到命运的垂顾。对许多人来说,对失败、挫折痛苦的体味远远要比对成功的体味浓烈得多、深刻得多。演讲者要想做这方面的演讲,就要善于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对情境进行细节描写,深入分析追求者遭受挫折的意外或不公平的因素,加强听众的现场感。曾经有
这样的一个演讲:
“岳从利就是本人,两月前以优异的考分进入本科段,但却被冷酷地打入了死档——因为我是残疾人!我愤愤不平:难道因为残疾就剥夺终生上大学的权利吗?我要上访陈述我的理由,我相信党的政策和政府的英明!于是,我发出了这封郑重而急切的陈情电报,恳望招生办能慎重地考虑一下!
我的名字叫从利,可我走过的21个春秋,却从未顺利!出生不足3月就失去了右手,被抛入中国5000万残疾大军之中,残疾人在那时被称为残废,几经争辩,才搞掉了废字,但至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与残废划等号的!残疾人的升学、就业、婚姻以及其他不公平的待遇使很多人自卑自贱,而我不这样!我认为残人有为而全,全人无为而残!老天不公平与我们无关,只要我们尽力而为,起码会问心无愧!
刚刚7岁,我面临人生第一次抉择,要么上学,要么蹲在家里,不上学,前途是再明白不过的,残废一个!而上学,又谈何容易?上学,需要用手写字,而写字,我们惯用右手写字,而我,恰恰失去的右手,留下个左手,岂不成了聋了的耳朵——摆设一个吗?如果失去了是左手,也许要好一些,可残酷的现实却是……
老师来到我家,目光里是疑惑,一脸问号:你上学能行吗?我挥挥左手攥成的小拳头:我为什么不行?老师,您就让我试试吧。老师还是摇摇头,我也干脆,扑通一声就给老师跪下了;你不收我这个学生,我就再不起来了。老师拉起我来,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默默地看了我好久、好久……就这样,我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名小学生。
万事开头难,笔在我手下就像一匹脱缰的烈马,就是不听使唤,我身子转过来转过去,本子调过来调过去,笔调过来调过去,可就是
写不成字,刚倔的我,气得欲哭无泪!本子扔了,书包摺了,石板摔T,案子推倒了,铅笔折断了,精神也垮了!
老师轻轻地走过来了。她捡起书、本子和铅笔,扶起了案子,用柔和的目光看着我:再写一遍试试。对,再写一遍!我又来劲了。我甚至感到可耻:我为什么就不行呢?我怎么能打退堂鼓呢?我来上学就是为了赌气吗?靠着再写一遍的精神,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初中;靠着再写一遍的精神,我以优良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靠着“再写一遍”的精神,我高考取得471分的成绩!而且初三时有人出于嫉妒,给我编造了桃色新闻,迫使我离校3个月,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和胃炎!高考前夕我又突然患上了肝炎,使我整天身心交瘁,肝火上升……但所有这些,在我顽强的自信面前,也只好乖乖地低头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