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四天后,孙中山在韶关发表通电响应,决定北上。 虽然胡汉民、蒋介石,甚至包括周恩来都反对孙中山北上,不过他依然坚持己见。 他是这么解释的,北京是中国政局的中心,全国的目光都注视着北京,国民希望看到我去北京处理善后,就算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只要我去了,就不会辜负国民的希望,还可以揭露张作霖和段祺瑞军阀祸国的本质,让国民看清这伙人,进而更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北上之前,孙中山做出几项重要人事安排: 一、令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 二、任命谭延闿为北伐联军总司令、樊钟秀为先遣总指挥,继续率军北伐,以此作为自己去北京谈判斗争的坚强武力后盾。 11月13日,汪精卫陪同孙中山登上“永丰”舰北上。 ...
民国初年共和乱象 历史深处的民国 共和 民国时期的共和 民国建立以来共和名存实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