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在这个黑与白的世界里变化万千,钟岳就这样站着。
远处渐渐出现了一道背影,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在这片黑与白的世界里,他走在边沿。
耳畔间或传来呼唤的声音。
“吾名郑燮,吾乃文长先生门下走狗……”
“徐文长,三百年无人能及也!”
“恨不生前三百年,为君磨墨理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
那道模糊的身影回望,似乎看着钟岳,又好像在寻呼唤声何处而来。
“今日与君饮一斗,卧龙山下人屠狗。什么阴,什么阳,狗屁规矩!我要它阴,它便是阴,我要它阳,它便是阳。四角方方一尺平,如何痛快如何来!光看能看出个什么来!”
钟岳看着墨韵消散,天地间的泼墨如骤雨般疾驰而下。
钟岳抬头仰面。
“谢先生指点。”
墨雨晚来急,钟岳站在青青草地上,手握墨笔。
畏首畏尾,书家大忌。
钟岳以往观神人九势,像是一个谦虚的后进者,从来都是在一旁看,然而徐文长一语道破玄机。
是啊,我才是这个笔法系统的宿主啊。
所以,
落笔。
生花。
一切合乎阴阳,顺应天理。
“原来这么简单……”
第一七九章 初窥门径
钟岳站在断壁残垣上,墨韵奔腾,缭绕在他的周身,若即若离,似乎已经将他视作游伴。
“恭喜宿主,【神人九势】初窥门径,系统奖励成就点一万。”
一万成就点!
当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钟岳微微有些诧异,一向都是几百几百的给,忽然砸下来一万,着实让他惊讶到了。不过比较那些笔法、画法的价格,这一万,还是有些不够看……
神人九势,初窥门径。
钟岳明白,绝不止于此。他一直寻觅的,并不是神人九势的本源,就像是阴阳相合,逐本溯源,又不是修仙,没有这个能力。他在做的,仅仅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用简单的回答,去逼近真相。
他做到了最后一步,止于最后的合乎阴阳之势。如果不是徐文长最后的一声呐喊,点醒了钟岳,或许钟岳永远都只是在九势之下,成为一个看客。
在笔法世界里,不论金农、文征明还是天才王希孟,都在讲究从心而为。
书由心生,既然如此,当一个看客,自然不能圆满。
钟岳的九势笔悟,一直在趋于实践,从最开始的漆书,后来突破性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六甲灵飞经》、工笔山水以书入画等等,九势的简化,钟岳已经做到了极限。
然而到了之后一步的时候,钟岳却有些迷茫地成为了一个看客。如果今天不是徐渭,那么他要明悟这一点,估计还得再一年半载。
笔法神秘,古人轻易不言笔法,只能靠悟,钟岳做到的这个层面,已经是别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摸索感悟,他的路,将会走得更远。
从笔法系统出来,钟岳感觉到精神上的巨大透支,太耗心生了。
在房间内躺了一下午,直到刘姨敲门喊他吃饭,钟岳这才有些精神头,走出卧室,下楼到了餐厅。
今晚来的人倒是挺齐,欧阳开山边上坐着的,应该就是他夫人了,头发花白,气色却非常好,皮肤根本不像是七八十岁那种松弛,显得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