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微现怒色,不再去看高满堂,而是将目光投向在场的百官,朗声说道:“诸位爱卿可有诗句能媲美此诗?”
纳贤居内鸦雀无声,没人回答陛下的话,论治国之道在场百官还能说出很多,但论起诗文一道,他们是真不如大庆王朝的诗仙,就算能作出来,也无法和这首诗媲美。
皇帝陛下沉声说道:“难道我泱泱大国连个能作诗的人都找不出?”
白秋峰看到皇帝陛下发怒,嘴角微扬,划过一丝畅快的笑容。
论武,他们己方有白靖平。
论文,他们己方有自己。
今夜这种强强组合,试问在场之人有谁能够打败?
看到皇帝老子发怒,蒋胤祥知道不能在隐忍下去,救出李青云的时机已然成熟,走上前说道:“回禀父皇,有一人倒是挺会作诗。”
“谁?”陛下脸上怒气敛去,疑惑道:“既然有此能人,为何还要藏着掖着。”
白秋峰听罢,心头来了好奇心,论诗文一道,他在翰林书院敢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就连他那位老师庄翰林都无法与他比拟,毕竟庄翰林一生所追求的是儒家思想,对诗文研究的不深。
“他被称为江宁府第一才子。”蒋胤祥故意卖起关子。
而旁边案牍上正在饮酒的林思明听罢,急的满头黑线,别人不知道蒋胤祥说的是谁,他还不知道?可眼下他就算再急,都不能跳出去,若是惹得龙颜震怒,他绝对没好果子吃。
“第一才子?”皇帝陛下好奇道。
蒋胤祥再次点头:“他曾经有一首诗叫做春江花月夜,被王朝才子誉为以孤篇压倒倾城王朝千年诗句。”
在场百官暗暗点头,都已猜测出蒋胤祥在说谁,只有白秋峰有点丈二和尚,他身在大庆王朝,今天刚到京城就来到纳贤居,还没有听过那首诗。
皇帝陛下自然知道那首诗,双眼陡然发亮,像是抓到了什么救命草,急忙说道:“那首诗作者是不是名叫李青云,如今可在京城?”
蒋胤祥点点头,笑眯眯的说道:“回父皇的话,李青云因为牵扯到一场官司,此刻正在刑部大牢里面关押着,要将他放出来恐怕有点难。”
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大牢个屁,就算是在阎王殿,都先要把人放出来,将诗仙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
皇帝陛下一愣,随即沉声说道:“先将人给朕带到纳贤居,至于命案的事情,过后再说。”
蒋胤祥满面笑容,有陛下的口谕,还有谁敢阻止?急忙命福伯去刑部大牢带李青云。而林思明坐在下方的案牍上,双拳紧握,气的脸色铁青,恨不得在蒋胤祥的脸上狠狠揍上几拳,以打消心头之恨。
第210章 斗酒诗【上】
监牢里面似乎没有时间概念,李青云依旧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翘着二郎腿躺在草席上借着烛光,翻看那本倾城大陆《千年史》。
在刑部大牢内吃喝不愁,每天有牛三准时送饭送酒,把他吃的身体都有点发福,比初入监牢时胖了十几斤。要让林思明那老东西看到李青云惬意成这样,还不得气的眼喷火花,找根头发吊死在房梁!身为吏部尚书,当朝一品高官,林玉华虽然已埋葬,可还未能将杀人凶手绳之以法,他这位做哥哥的是不是活的太失败?
福伯裹着厚厚的棉衣,喘着粗气来到牢房,看到李青云舒服成那样,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笑,没好气的摇摇头,心道:还真把坐监牢当成体验生活了?
李青云无名功法第三转没有突破,但神识的敏锐程度增进不少,况且此刻夜深人静,监牢又是建造在地下,只要有人轻微挪动脚步,就能感知到有人接近。
只见李青云放下手中的《千年史》,在草席上翻身看向牢门处,发现来者是福伯,而且已然站在门前,心里好奇道:“老官,进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老官是蒋胤祥府中下人与门客对福伯的尊称,李青云听着别人一直如此叫福伯,也跟着叫起来。
福伯微蹙眉头,没时间与他啰嗦,示意看管的牢头打开监牢大门,走进去后抓起李青云的手,不容分辨的说道:“先跟我走。”
李青云心头纳闷,第一次见福伯有如此举动,顿时间惊的满头黑线,心里暗暗猜测:莫不是蒋胤祥知道救他出去的成功率极为渺茫,今夜打算让福伯来劫狱?可劫狱好像没有这种劫法啊!
“福伯,你要想清楚。”李青云面露狐疑之色,忧心忡忡的说道:“劫狱可不是开玩笑的,弄不好会将小命搭进去!”
福伯听罢,脑门子上满是问号,对李青云的说法深表无奈,这哪跟哪啊?真不知道这家伙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竟然能联想到劫狱。
“难道不是?”李青云见福伯不说话,心有疑惑的问道。
福伯还是没有回答,监牢里面人多口杂,不是说话的地方。牢头原本以为福伯只是进来探监,但见他拉住犯人往外走,边有点急眼打算阻挠。
福伯瞪了一眼牢头,从腰间取出一块金色的令牌向牢头递去,牢头看到令牌上面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