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迷恋武则天,喜欢听她说话,喜欢她充满活力的身体。皇上对她在感情上有一种依赖,这不仅仅是房事方面的,否则决不会因她而冷漠萧淑妃和王皇后,她们的美貌,甚或胜似她。也不是因为她“狐媚”,因为她并没有刻意迎合皇上,故做娇痴。对这个比她小四岁的皇帝她撒不起娇来。她对皇上,既像对爱人那样,又像对一个弟弟,甚或对儿童婴孩那样抚慰他,不厌其烦地听他讲朝政上的事,还鼓励他要果断,有主见,对大臣们没有必要那么恭顺,这样习惯了,皇上就有皇上的威信,臣下也懂得畏惧。高宗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从她那里得到的不是一般女人的娇情和对他小鸟依人般地依靠,而是一种带有母爱意味的柔情、鼓励和安慰,让他有一种少有的自信和力量。这一点,才是高宗深爱武则天而疏远恭顺贤德的王皇后和恃宠撒娇的萧淑妃的原因。
王皇后清楚地意识到,她的惨淡经营造成了一种新的不利的形势,她将疲惫地面对这种新的、使她更加难以应付的局面,吞下这个她自己培育的苦果。
在王皇后悔之不迭的时候,武则天却沉浸在按捺不住的喜悦之中。她暗笑王皇后的愚钝,为返宫后的这个最初的胜利而感到欣慰。这标志着,经过一番磨难,她又重新进入宫廷,立足于这个权势和利益的角逐场上。
但是,争得了昭仪的封号显然不是武则天的最终目的,挤倒萧妃也不是这场争斗的最后一个回合。她想的要远得多、高得多。
武则天天生伶俐,又会耍手腕,没过多久,唐高宗就和武则天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渐渐地把王皇后疏远了。武则天以自己的身体和双唇作为武器,并假皇帝之名攻击的,不只及于萧淑妃,连王皇后也包括在内。不,应该说王皇后更是她主要的攻击目标。
武则天时刻致力于获得后宫女人的欢心。深受高宗宠爱的她,获赐的物品特别多,而她却毫不吝惜地把这些物品统统分赠给宫女们。尤其是服侍在王皇后和萧淑妃身边的侍女,给的东西更多。
武则天把从这些侍女听来的有关王皇后和萧淑妃身边的情报,加以扭曲后向皇帝奏告。这些话多少有些夸张,不过绝非无稽之谈。武则天对谗言很有一套,绝不会说出那种很快就会被人拆穿的纯粹谎话。起先还半信半疑的皇帝,变得越来越相信武则天说的话。
武则天回宫时已身怀六甲,几个月后产下一个女婴。王皇后由于自己没有生过孩子,而且听说生的是女孩,所以,孤寂的王皇后很喜爱这个女婴,经常来看望。
一天,王皇后来到武则天的香阁,抱着女婴逗玩片刻后,走出武则天的香阁。
武则天知道皇上一会儿就会驾到,她在皇后离开后,立刻把自己的婴儿勒死,并且盖上棉被。高宗来到后,当然要看看婴儿。
“小娃娃可爱极啦!”
武则天喜孜孜地翻开棉被,然后装出大吃一惊的模样,大叫起来。
“咦……我的小宝贝怎么了?……”
她摇动几下婴儿,把脸贴近后,发出心碎的嘶喊:“我的心肝宝贝死了!她已没有呼吸……”
“你说什么?!”
高宗走上前去,摸了一下婴儿。可怜的婴儿,这时后已经全身僵冷。
武则天当场哭倒。
“这是怎么回事?”
高宗问起原本待命在隔壁房间的众侍女,但她们根本没有进来过这个房间,所以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皇后刚刚从这里离开……”
一名侍女如此回答,其余宫女也同时点头。
“噢!皇后杀害了我的女儿!”
高宗当然不会怀疑武则天,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嘛!武则天也正是利用大众这样一种心理,取得了高宗的信任。杀死婴儿的罪名自然落到刚走不久的王皇后身上。动机也足够充分:出于女人疯狂的嫉妒。武则天抱着小女婴的尸体,号啕大哭,唐高宗又伤心又气愤。高宗悲痛地大叫,倒在他脚下哭得死去活来的武则天,这时候抽搐着道:“我没有想到皇后恨我如此之深。我不如回尼庵算啦!”
“你这是什么话?!有朕保护你!朕是天子,难道保护不了你吗?”
一向优柔寡断、心无主见的李治此时却坚定信心: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而王皇后无由申辩,只能静待宰割。
但是在王皇后的背后,还有强大的势力集团在支持,公然废后也说不过去,这就注定了要展开一场宫廷斗争。
围绕着要不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朝廷中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派是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重臣,这些人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高宗登基的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朝廷上拥有极大的威信和权力,他们为了维护名门贵族的利益,坚决反对。一派是以许敬宗、李义府、李绩为首的新贵族,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表示支持。
武则天想争取长孙无忌,她和唐高宗亲自登门求情,封长孙无忌的儿子做大夫,还送去十车金银珠宝。但是长孙无忌故意装痴作呆,答非所问,始终不表态。李治和武则天使尽浑身解数,封官、赏赐甚至哀求,全然无用,功臣集团坚决拒绝一个侍奉过先帝、出身寒微的武则天为自己的国母。
高宗李治准备放弃立武则天为后的念头;一天退朝后对李世绩说:“看来此事真的行不通。”李世勋却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高宗李治第二天便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
然而令李治不能想到的是:这道强行发出的诏书终结了自己的帝王政治生涯,却开启了一位女性的辉煌帝业。
3、则天大帝——政权易容
如果说武则天用姿色俘获住浪荡子李治的心、在宫中又用离间计和苦肉计扳倒萧淑妃和王皇后,体现的不过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的手段,那么在随后使自己成功登上皇后宝座并铲除连唐太宗也徒唤奈何的长孙无忌功臣集团这些事上,她向世人展现的则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的卓越才能。
之所以称武则天为大帝,是因为无论是帝王权术之丰富、治理国家之才干、一生功业之丰厚,武则天与所谓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都毫不逊色,而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若论所遇到的艰难困苦,作为女性的武则天比所有的男性帝王遇到的更多,由此更可见她的卓越,所以她也完全当得起一个“大帝”的称号。
武则天的目的就是完成改朝换代,并且把自己开创的朝代传下去。但是她如何实现平稳过渡,把自己以前投入的资本全部收回,并且把国家这个固定资产划归自己的名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