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好好生活 > 第10章 成功或是毒药(第3页)

第10章 成功或是毒药(第3页)

来人说:“你真无耻!”

底下有人听到了他们的争吵,开始发出不满之声。他们纷纷骂那个劝阻他跳塔的人,骂他是笨蛋,让他快滚开。来人遭遇四面楚歌,无奈只好作罢。临走时对迈克尔说:“请你记住,如果你这一次不听我的话,以后你就再也听不到我的话了。如果你这一次跳塔失败,以后你就再也没有取得成功的机会了。珍重吧,迈克尔。”

来人走了,人们又沸腾起来了。“冲上去,迈克尔,冲上去,迈克尔”之声此起彼伏,震得迈克尔全身抖动起来。迈克尔又从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和莫大的支持,他的血液重新沸腾起来。

他的妻子赶了来,也想劝阻他。可一切都已经晚了,迈克尔已经上了塔,正一点一点向塔尖爬去,那塔尖离地足有一百多米。人们雷鸣般的掌声和疯狂的叫喊声,早已淹没了妻子对他的呼叫。掌声,喊声,像一股股巨大的海浪,冲击着,推动着迈克尔向塔尖挪动,他已经顾不得想什么了。

他必须跳,他要对得起塔底下这无以数计的观众。到这时,他也不认为自己会失败,甚至不愿意去想会有什么后果。他自信一定能取得成功,他甚至觉得身上这对沉重的人造翅膀都是多余的了。对,要干就干得痛快些,要这对人造翅膀干什么呢?摘了它,摘了它。

迈克尔在距塔尖五米处停下了。塔下边的众多观者全都仰面无声地看着他。人们看到,塔尖上的那个人正在把一对翅膀从高高的空中向外抛去,人们先是一怔,继而更加欢呼起来。

迈克尔终于爬上了塔尖。他感到了一种伟大,一种豪迈,一种骄傲,他看见有一片云彩正在他头顶上飘浮,他真想抓住那片云彩,让它把自己带走,他是天下第一流的英雄,他不再多想什么了。

他一纵身,跳了出去……

读完这个故事,谁都知道迈克尔是为成功而死的,但心中却没有生出惋惜之情,觉得他疯了。成功有时会让追逐者发疯发狂,所以,生活中此类事情却依旧层出不穷。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成功真的无尽头吗?成功是为了给谁看?我们拿什么方式去获得成功?

我们天天与自己见面,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有多少呢?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这是生命的一大课题,岂可忽视!

做人不可处处为赢

成功会助长一个人的傲气,如果你老是想赢对方,

即使获胜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生活中通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因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于是就趾高气扬,眼神里有一股傲气,骄傲的让人感到压抑。一个自负的人往往会被自己的自负蒙住了眼睛,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面目,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领导者》一书中有这样的话:“在美国领导人中间再也找不到两个人像麦克阿瑟和杜鲁门这样彼此憎恶的。早在1945年6月,杜鲁门就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道:美国战后一个大问题是‘拿麦克阿瑟这位首席女歌星、大军官和五星先生怎么办’。他还写道:‘遗憾之至,我们不得不让这样一个自命不凡的草包坐在重要的职位上。我不明白罗斯福为何不把温赖特叫回来,让麦克阿瑟当烈士。’”

当然,杜鲁门的这段话夹杂着很多的私人恩怨,多有不实之处。比如,他称麦克阿瑟是“草包”,显然属个人偏见,是对麦克阿瑟的人身攻击,但却说明了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真实的关系。麦克阿瑟对杜鲁门也没好感,他认为杜鲁门极易冲动,动不动就发脾气。这种相应抵触的看法决定了两个人关系只能对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表面化。

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尽管对麦克阿瑟印象不佳,但对他还是委以重任,让他进驻日本,麦克阿瑟实际上就成为日本的绝对统治者。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使日本基本上消除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走上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但麦克阿瑟的老毛病此时复发,在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驻日美军削减一半。麦克阿瑟的举动极其目中无人,杜鲁门非常恼火,由此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

此外,战争结束后杜鲁门两次邀请麦克阿瑟回国参加庆典,都被麦克阿瑟以“日本形势复杂困难”为由回绝。如果麦克阿瑟接受邀请,回国同杜鲁门缓和一下关系,结局可能会很光明。然后,他不会那么做,他是一个极端自负好斗且固执的人,而且要坚持到底。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总统下令撤消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最让麦克阿瑟尴尬的是,他是在新闻广播中获悉自己被撤职的。这一消息实在太突然了,没有丝毫思想准备的麦克阿瑟听到后面部表情一下子呆滞了。他太自负了,不把一切放在眼里,他万万没有想到,功勋卓著的他会被总统在战场上撤消了一切职务。

麦克阿瑟多年来养成的桀骜不驯、极端好斗的性格,把他推向了凄凉无助的地步。他不止一次地公然违抗上司的命令,并以此为荣。但他的弱点是不会把握分寸,他也许忘记了物极必反的结局。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处理”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先没有任何暗示,没有事先的内部“通气”,直接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就这样,他在战场上的勇猛顽强,以及用自己出色的战略、战术拯救数以万计的官兵性命,竟然被他那自负和盛气凌人的派头一笔勾销。

后来,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一起竞选美国总统,应当说凭麦克阿瑟的经历、战绩和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地位,他应当成为赢家,但最终人们选择了艾森豪威尔。这意味着人们选择了一个稳健的人物,而最终放弃了极端自大好斗且不断引起争议的麦克阿瑟。麦克阿瑟这位指挥千军万马的五星上将,以政治流放者的结局结束了自己的命运。

有的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始终自我感觉良好,内心膨胀,看不到任何高于自己的人和事。他们有时容易自我陶醉,自欺欺人,而太注重突出自己的人则把自己的能力才干过分地张扬。当然,其结果是自负不可避免地导致一意孤行走极端,没有不招致失败的。

成功会助长一个人的傲气,如果你老是想赢对方,即使获胜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做人不可处处为赢。很多时候不妨让我们的顾客、朋友、丈夫、妻子在琐碎的争论上赢过我们。

急功近利害死人

做人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能够始终

保持一种力学笃行,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静心态。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做人做事需要忍耐,步步为营。凡是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二字。只有踏踏实实的行动才可开创成功的人生局面。急躁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在你奋斗的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正确做事。

我的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倦于找工作,自己开始创业做生意。一开始做,他雄心壮志,好大喜功,几个月时间,就开了3家店。盲目必然会得到失败,他在心痛的同时,忍痛把其他的两家店铺关掉了。剩下的这一家在苦苦经营下,还算活过来了。

一个人事业太顺利、太气旺会让人失去理智,只看到好的一面,兴高采烈盲目乐观,凭气盛用事而招致危险。因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而导致败落的例子真是多不胜举。

大家都知道,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倒闭在盖一座巨人大厦上。巨人为什么要盖这样一座超出自己财力、物力,并且可能巨人再有100年也用不了的大楼?巨人大厦原来准备盖38层的,后来为什么涨到70层?

史玉柱解释这个问题:“38层的想法出来不久,1992年下半年一位领导来我们公司参观,看到这座楼位置非常好,就建议把楼盖得高一点,由自用转到开发地产上。于是,我们把设计改到54层。后来,很快又把设计改到64层,此中有两个因素:一是设计单位说54层和64层对下面基础影响都不大;二是我们也想为珠海市争光,盖一座标志性大厦。当时广州想盖全国最高的楼,定在63层,我们要超过它。1994年初又一位领导来视察珠海,同时要参观巨人集团,我们大家觉得64层有点犯忌讳,集团几个负责人就一起研究提到70层,打电话向香港的设计师咨询,对方告之技术上可行,所以就定在70层。”

听了史玉柱的这番话,你的感觉是什么?是不是像儿戏,好像孩子过家家?这样搞企业,怎么能够不败!巨人大厦原来预算为2亿元,工期2年,加高到70层后,预算变为12亿元,工期拖长到6年。后来史玉柱将巨人的所有流动资金都投入到巨人大厦,加上在香港卖楼花的钱,也填不满这个黑窟窿。最后巨人大厦没有盖起来,巨人已经倒下了。

巨人集团倒下后,史玉柱疼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史玉柱说:“目标越大风险越大,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没有必要的组织保证,必然损失惨重。”“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拜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的财务危机,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

现在史玉柱又重新站了起来,曾经的教训可以帮助他避免重蹈覆辙,对后来者也是一个宝贵的警示。

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持之以恒、力学笃行,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静心态。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冒进。很多人失败往往都败在最为辉煌的时候,尤其令人惋惜。做事跟开车的道理一样,当你速度过快,它的稳定性就差,而且风险就会提高,更容易出问题。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要过于看重表面的速度、业绩,而要更多地想到把握自身的节奏和平衡。

当心贪多嚼不烂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

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有句俗话叫做“贪多嚼不烂”。贪多,是人性的渴望,而嚼不烂,是贪多的必然。如果一个一个人从事太多的耕作,而又无力完成,也会出现“贪多嚼不烂”的现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