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成功心切,太贪多,太求全,或太急切反而使自己顾此失彼。西哲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贪多,总想一下子做成几件,这种追求面面俱到的做法,很容易一事无成。
大家都见过钻头吧?钻头为什么能在短暂时间里钻透厚厚的墙壁或者是坚硬的岩层?物理学给我们解释了其中的道理:同样的力量集中于一点单位压强就大,而集中于一个平面上单位压强就会减小无数倍。所以,集中精力,专一做事,往往容易成功。
盛大公司总裁陈天桥在2001年年终总结的时候说:“这一年里我们总结几条教训,很简单,这几条说出来现在大家都觉得是笑话,但是我们确实花了一年才拿到了教训:第一,一个人不要同时做几件事情,我们同时做了三个点,而每个点都非常难;第二,不要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要学会包出去,而我们当时什么都让自己做;第三,我们不做未来做的事。”
这是盛大在做传奇的前一年发生的事情。公司壮大,搬入浦项商务楼,然后承接各种业务来维持公司的各项开支。盛大开始四面出击,下面的四个事业部全面运转,动漫部当时接了几个像飘柔等公司的广告单子;而技术部开始给其他企业做网站。但最终还是以裁员来收场。
裁员是明智的,不仅仅节省了开支,还精简了公司的主营业务。更重要的是留下的基本都是核心骨干,战斗力更强了!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谋求发展要靠自己的实力和其他方面的匹配,切不可盲目贪大。规模大了,一旦变得失控,这种大规模反倒变成了“丧钟”。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企业效益好,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有经济实力,这就是强。片面追求规模,如果没有效益,那是大而弱。
无论是学业的进修还是事业的追求、功德的圆满,都应该按循序渐进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踏踏实实地逐步进行,不可急于求成。
做事就怕一开始就在心中膨胀出一个很大的贪欲,这会使人变得浮躁,而不会脚踏实地。做人不能缺乏实干精神的,任何怠惰都可能导致事业上的失败。世上没有天生的成功者,要想开创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亲历亲为,从最基本的做起,经受最艰苦环境的考验。只有这样,你才能经垒土之末成千尺高台。
当有人生病时,恨不得找个灵丹妙药,一口吞下去便药到病除;当有人在生意场上一笔得手时,恨不得点石成金,马上成为百万富翁。世上总想“一步登天”、“一口吃成个胖子”、“毕其功于一役”的人实在不少。他们忘记了循序渐进这个浅显的道理。
其实,做事和我们人的成长一样,都是从小到大,一步步开始的。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的。凡事需要一点一滴地做起,如果缺少了这份积累和耕耘,一切都只能是空想。当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成功的机遇也会接踵而来。
平坦大道车要慢开
越是平坦宽阔的大道,开车时越容易出问题。
因为道路太平坦,视野太开阔,人的精神就容易麻痹。
这个世界上,太顺了往往就要翻跟头;坎坷多了,却很可能否极泰来。这就叫辩证法。成长过程太顺,并不一定是好事。太顺就会让人迷失自我,让人不自觉地高看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如何,这“应该”多了便成了勒紧人的绳索。
李忠文生长在鞋业之乡温州,1994年他与哥哥开始在天津经营鞋业。1996年李忠文打出“百信鞋业”旗号搞起“鞋业超市”,赚了一大笔钱。此时李忠文觉得光是一个天津已经不够自己施展了,他决定顺风扯帆,将“百信鞋业”之花开遍全国。
从1997年起到2000年,短短的4年时间里,“百信鞋业”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了80家连锁店,旗下拥有了2。8万名员工,总资产达到30多亿元。李忠文的鞋店,大的单店面积超过1万平米,小的也有1千多平米,显得大气磅礴,气势非凡。
李忠文的生意做得简直是太顺了,顺得让别人眼红,顺得连他自己也好像是做梦一样。这时候的李忠文已不仅仅是一个亿万富翁,而且成为社会名流,被人誉为“中国鞋王”。过顺的境遇使得李忠文豪气爆棚。他宣称,到2002年,“百信鞋业”要在全国开100家连锁店,5年内跻身世界500强。就在李忠文宣称他的“百信鞋业”要在5年内跻身世界500强的时候,灾难开始了。
李忠文开鞋店采用的是厂家先垫货商家后结款的运作模式。在“百信”起步的时候,李忠文的信誉非常好,说好10天给厂家结款就是10天结款,最多不会超过15天。但是随着李忠文的信心爆棚,短时间内一下开出几十家店,而且单店面积越来越大,最大的超过1万平米。这些店铺占压了大量的资金,这使“百信”的资金始终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
“百信”开始对厂家失信,结款的日期越来越长,厂家怨气日积月累。与此同时,“百信”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老板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管理混乱不可避免。替李忠文打理在全国各地几十家店铺的亲戚朋友乘他一时分身乏术,开始公然地、大规模地损公肥私。同时劣质商品开始大量涌入“百信”,顾客的不断投诉,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
因为产品质量问题,“百信”销售额急剧下降,使本已紧张的资金链进一步绷紧。“百信”内外交困,李忠文看起来固若金汤的企业帝国变得岌岌可危。正在这时,百信一直存在的“偷逃税”事件被揭发出来,成为了压折骆驼腰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由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调查组进驻“百信东北分公司”,被“百信”拖欠着上亿元巨额货款的各地供应商闻风而动。李忠文的“百信”帝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此时,李忠文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许下一大堆诺言,开出一大堆空头支票,然后逃之夭夭。2003年5月25日,李忠文因空头支票的事在长沙被警方拘捕。
总结李忠文的失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顺”。李忠文太顺了,顺到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往而不利。他在天津开店,铺面越大,赚钱越多。于是他就将“大铺面赚大钱”当成了真理,在全国各地无限制地复制,全然不顾当地消费能力。“百信”前期开店,开一家赚一家,后期开店,开一家赔一家,就显得毫不为奇了。
老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从不少企业家的失利中都能看到“顺境”下的阴影。“巨人”的史玉柱是这样,“三株”的吴炳新是这样,“爱多”的胡志标也是这样。中国搞市场经济短短的二十几年,曾经涌现过多少风光无限的企业,曾经涌现过多少风光无限的企业英雄,这些企业、这些企业英雄而今安在?企业、企业家境遇过“顺”是祸不是福,过“顺”是中国企业的第一大敌,也是中国企业家的第一大敌。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越是平坦宽阔的大道,开车时越容易出问题。因为道路太平坦,视野太开阔,人的精神就容易麻痹。一个人如果事业上太顺利了,便难免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他离“出事”也就不远了。所以,当你太顺的时候,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小心谨慎,慢慢来。
成时思败治时思乱
在得意时要想到失意,在晴天时也带着雨伞,
在运气丰盛时要想到倒霉之事,这样才能一生顺达。
世上最可怕的危险来自躺成功的温床上高枕无忧。在事业进入一帆风顺、大功告成的阶段后,一定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成功开始时,要保持一种宁静致远,勇往直前的精神。宁静致远是人类生存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宁静致远的状态中,人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存在。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必然能稳得了自己的心神。
人总有不顺之时,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能够早作准备,一切都会化为平安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得意时要想到失意,在晴天时也带着雨伞,在运气丰盛时要想到倒霉之事,这样才能一生顺达。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葛鲁夫以“唯有偏执才能生存”的言论闻名于世。葛鲁夫总有一种危机感,这种感觉使他能够预见到危险并先危险一步采取行动,带领英特尔成功地完成三次战略转移。在他领导下,英特尔一步步走向辉煌。
英特尔第一次战略转移发生在1985年。70年代初,英特尔的存储器几乎享有90%的市场占有率,而到了1985年前后,英特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快下降至两成以下。公司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公司40%的营业额与100%的利润都来自微处理器,但80%以上的研发费用却花在存储器上。勿庸置疑,英特尔出现了严重的策略失调。
葛鲁夫力排众议,坚决地砍掉了存储器生产而把微处理器作为新的生产重点。到了1992年,微处理器的巨大成功使英特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超过了当年曾在存储器业务中打败自己的日本半导体公司。
英特尔第二次战略转移是在1991年。这时全球通讯产业正悄悄地发起一场革命,各种线上服务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个人电脑的多媒体风潮也正方兴未艾。在第二次转型过程中,葛鲁夫就在1991年的公司股东大会上,以个人电脑表演影像沟通,当场与散居世界各地的人进行视讯会议,让所有员工体验个人电脑在通讯与图形影像处理能力上的进步,以了解公司转型的必要性。
英特尔第三次战略转移发生于1997年。计算机制造商和软件公司(尤其是微软)开发的新功能和程序要求更加强大的计算机功能,英特尔就不断生产出新的芯片满足需求。英特尔用其利润再投资开发生产新的芯片,为进入下一个周期做好准备。看上去这个循环完美无缺,可一旦这个趋势停止,人们不去买拥有更多功能的芯片,就没有资金开发下一轮的新产品。
忧心忡忡的葛鲁夫意识到把生产建立在别人为其创造的需求上无异于自杀,于是在1997年前后他又迈出了激进的一步,要把英特尔由产品的供应商转变为世界领袖和主导潮流的公司。
为了向新世纪进行生死攸关的战略转移,早在5年前,葛鲁夫就已经实行了看似与制造芯片无关的一系列计划。他投资于与微处理器没有多少关联的项目,却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葛鲁夫说:“穿越战略转折点为我们设下的死亡之谷,是一个企业组织必须经历的最大磨难。”然而葛鲁夫成功地带领英特尔公司度过了多次这样的磨难。他曾经说:“在这个行业里,我有一个规则:要想预见今后十年会发生什么,就要回顾过去十年中发生的事情。”过去的十年中,葛鲁夫把英特尔变成了也许是技术世界中最为自力更生的公司,在这一过程中,他给英特尔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长治久安的法宝。我们要用变化的观点分析形势,好与坏,顺与逆,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成功的时候想到将会带来的危险,只有居安思危、持盈保泰,才是成功之源。
世上没有长盛不衰的时运,也没有始终不顺的逆境,成功与失败是会互相转化的。面对无情的客观辩证规律,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进取的精神,我们追求的事业就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