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的奇思妙想和敢想敢做的冒险精神成就了他的大业,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经营模式后来成为各家建筑商争相模仿的对象,他开创了“先售后建”的先河,改变了房地产业原有的格局,成了后来房地产行业的一大标准。
想起10多年前,当初只有几千元进股市的炒家,几年后就成了百万富翁;当初只有几百元去摆地摊的倒爷,10年后就成为了大老板。面对他们的成就,好多人都不服气,会说当初我要是做,一定会比他们赚得更多。不错!你的能力或许比他们强,你的知识或许比他们多,你的经验或许比他们丰富,可是你当初为什么就不敢去做呢?这既是胆识的问题,也是观念的问题,因为陈旧的观念束缚了你冒险的步伐。所以,你的观念直接决定了你在10年后的今天依然贫穷!
6、大气魄,大成功
成功在一种貌似幼稚和单纯上,成功在对任何一种事情都充满热情和好奇上,成功在一种大胆和盲目上。
有一天,心情极度沮丧的威尔逊正在孟斐斯市郊区散步。突然,他看到这里有一块荒废的土地,由于地势低洼,既不宜于耕种,也不宜于盖房子,所以无人问津。就在这时,一个绝佳的投资计划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于是,他连忙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打听,看看能否以低价收购这块荒废的土地。
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答复之后,他立即结束了自己零售商的业务,以低廉的价格买进这块地皮。威尔逊不仅敢想,而且敢做,这便是“当机立断”。
可是,包括他母亲在内,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对他买进这样的一块地皮表示怀疑。
他们对威尔逊说:“我们不了解你这样做的用意究竟何在?”
“我不太会做零售生意。”威尔逊说,“我想再干我的老本行——盖房子。”
“做你老本行我不反对,可是,像你这样乱投资,买这块地皮简直是毫无道理。虽说价钱的确很便宜,但买下这样的一块废弃而毫无价值的土地,再便宜又有什么用呢?况且,那块地皮太大,整个算起来也要不少的钱,利息的负担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亲爱的妈妈,这种事我无法向您解释,请您不要再操心了。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我的判断不会比您差,总有一天,您就会了解我的做法。”
“我不是干涉你的决定,”母亲接着说,“我只是提醒你,你的资金不多,要做有效的利用。”
“是啊,”威尔逊的太太也在一旁帮腔,“你已经赔掉十几万了,不能再胡乱冒险,难道我们这么多人的智慧不如你一个人?”
最终,威尔逊说服了妻子和母亲,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不久,威尔逊终于在这个地方创办了著名的假日旅馆。在他看来,住惯了高楼大厦,吃腻了加工食品的城市居民们,大都有厌烦都市生活的心理,因此他们乐于在节假日期间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一面观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一面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而在威尔逊的假日旅馆中,他为人们所提供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道的农庄建筑,再加上农家生产的蔬菜、瓜果等食品,都为久居都市的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因此,它一诞生,就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很快,威尔逊首创的这家假日旅馆就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也为他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威尔逊实现了他自己的诺言,既方便了他人,又为自己带来了利润。
如果你面对风险时信心不足的话,不必担心,不妨大胆些,及时迈出决定性的第一步。记住,在你已经冒了第一个很大的险以后,再去面对风险就容易得多了。
黛比出生在一个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从小她就非常渴望得到父母亲的赞扬和鼓励,但是由于孩子多,她的父母根本就顾不上她。这种经历使得她长大成人后依然缺少自信心。她后来嫁给一个非常成功的高级管理人员.但美满的婚姻并没有能改变她缺乏自信的心态。当地与朋友出去参加社交活动时总是显得很笨拙,惟一使她感到自信的地方和时间是在厨房里烤制面包的时候。她非常渴望成功,但是鼓起勇气从家务中走出去,做出决定去承担具有失败风险的羞辱,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终于认识到自己要么停止成功的梦想,要么就鼓起勇气去冒一次险。黛比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
我决定进入烹饪行业。我对我的妈妈爸爸以及我的丈夫说:“人准备开一家食品,因为你们总是告诉我说我的烹饪手艺有多么了不起。”“噢,黛比,”他们一起呻吟道,“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主意,你肯定要失败的。这事太难了。快别胡思乱想了。”你知道,他们这样劝阻我;说实话,我几乎相信他们说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再倒退回去,再像以往那样犹犹豫豫地说“如果真的出现……”。
她下决心要开一家食品店。她丈夫始终反对,但最后还是给了她开食品店的资金。食品店开张的那一天,竟然没有一个顾客光临。黛比几乎被冷酷的现实击垮了。她冒了一次险,并且使自己身陷其中。看起来她是必败无疑了。她甚至相信她的丈夫是对的,冒这么大的险是一个错误。但是人就是这样,在你已经冒了第一个很大的险以后,再去面对风险就容易得多。黛比决定继续走下去。
一反平时胆怯羞涩的窘态,黛比端看一盘刚烘制的热烘烘的食品在她居住的街区。请每一个过往的人品尝。有件事使她越来越自信:所有尝过她的食品的人都认为味道非常好。人们开始接受她的食品。今天,“黛比·菲尔”的名字在美国的食品商店的货架上出现。她的公司“菲尔茨太太原味食品公司”,是食品行业最成功的连锁企业。今天的黛比·菲尔已经成了个浑身到处都散发出自信的人!
凡是成功音都必定是勤奋者,但勤奋者并不一定都是成功者;凡是成功者都是智者,但智者并不一定都是成功者。过于理性的人,凡事看得大清,往往将围难和问题看得太准、大重、大大,以至于迟迟下不了手,在优柔寡断中错失良机,而那位朋友,则在热情勤奋中,在幼稚单纯中,相信有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持着他,因而,困难再大的事,别人认为根本没什么希望的事,他都能果断而大胆地实施自己的计划和梦想,结果他成功了。
7、勇气可以带来“运气”
大多数“走运”的人都养成从最坏的结果考虑问题的习惯,谨防受到意外之
灾的袭击,天天实行这个原则,严格地按此办事。
所谓“走运的人”的定义是指他们受到命运的偏爱,但是他们之所以受到偏爱是因为他们自己从不做这样的假设。他们知道命运是变化无常的。
“大胆”才能走运,“精细”也能走运。走运的人在坏运气变得更坏之前就把它抛弃了。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窍门,然而许多人——基本上是那些不走运的人——似乎从来也没有掌握它。任何严重亏本的冒险总是有一个开端的时期,这时候你放弃它就会使你少受或者不受损失,但那个时期也许会很快地消逝。当时间已经过去,机会已经溜走,你所处的环境的黏合剂就会迅速固化,你的双脚就被牢牢地黏在那里了,也许是一辈子。
中国古代有一个“完璧归赵”的故事。说的是赵惠文王得到“和氏璧”后,事情很快被秦昭襄王知道了。秦王于是就派使者带了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情愿拿出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便召集大将军廉颇和其他大臣商议此事,可商量了半天也没有结果。事情之难在于,如果答应秦王,多半是上当而得不到城池;若不答应,又怕秦军来攻。此外,也没有人能担当答复秦王的使者。
这时,宦官长缪贤的门客蔺相如说:“秦国说用城换璧,如果我们不答应,那么错在我们;如果我们交了璧而秦不给城,那么错在秦国。依我之见,宁可答应秦国,让他们担当‘因不交城而不守信用’的罪名。”
赵王问:“你愿意做使者去秦国吗?”
蔺相如说:“我可以走一趟。秦若交了城,我就把璧留下;秦若不交城,我就把璧完整地带回来。”
于是,蔺相如来到秦都咸阳,向秦王进献了和氏璧。
秦王看完璧,非常高兴,把它传给左右的美人和臣子们观赏,却唯独不提“交城”之事。蔺相如在一旁等了半天,知道秦王没有交城的意思,就上前去说:“大王,此璧有一块瑕疵,请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不知是计,就把璧交给了他。
蔺相如拿到璧后,后退几步,背靠石柱,怒发冲冠地说:“当初,大王派使者送信来,说是情愿拿15座城来换这块璧,于是赵王诚心诚意地斋戒了五天,然后叫我送来玉璧。可是,大王却态度傲慢,不在朝廷正殿接见我,拿了璧又传给美人,故意戏弄我。我看大王根本没有诚意,所以不得不把璧又拿了回来。大王如果逼我,我就将脑袋和璧同时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完低头举璧,对着柱子就要撞。
秦王一见,连忙道歉,马上把管图籍的官吏叫来,假装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要把某城某城割让给赵国。蔺相如知道,这不过是欺骗,便说:“和氏璧是闻名天下的珍宝。赵王送璧时曾斋戒五日,大王也应斋戒五日,并在大殿上备设隆重的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只好答应,叫人把蔺相如送到住处。当晚,蔺相如派自己的随从人员,穿着破旧的衣裳,怀里藏着和氏璧,从偏僻的小道偷偷地逃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五日后,果然又设九宾大典接见蔺相如,可当知道蔺相如已派人把璧送回国时,不禁恼羞成怒,立即喝令武士把蔺相如绑了起来。
蔺相如说:“慢!请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谁不知秦国强,赵国弱?如果秦国真的能先割15座城给赵国,赵国绝不会为一块璧而得罪大王。我深知欺骗大王,会受烹刑,就请用刑吧。不过,我的话还请大王三思。”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了,反而破坏了两国的关系,还不如放他回去。蔺相如凭自己的大智大勇和如簧之舌,终于完璧归赵。
与其说蔺相如是依靠自己的勇敢取得了胜利,还不如说是凭借冒险精神战胜了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