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子游为武城①宰。子曰:“女得人焉尔②乎?”曰:“有澹台灭明③者,行不由径④,非公事,未尝至于偃⑤之室也。”【注释】
①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省费县境内。②尔:此处的意思。③澹(dàn蛋)台灭明:姓淡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后来成为孔子门徒。④径:小路。引申为邪路。⑤偃:言偃,即子游。这里他自称其名。【译文】
子游做武城县官。孔子问他:“你在这里发现什么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行为严守周礼,〕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6?15子曰:“孟之反①不伐②,奔③而殿④,将入门,策⑤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注释】
①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②伐:夸耀。③奔:败走。④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鲁国跟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⑤策:**。【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将进城门的时候,他**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6?16子曰:“不有祝①之佞,而②有宋朝③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注释】
①祝(tuó驼):卫国的大夫,字子鱼,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②而:这里是“与”的意思。③朝:人名,宋国贵族,以美貌得卫灵公及其夫人南子的宠幸。【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在今天的社会里是难免倒霉的。”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①?何莫②由斯道也?”【注释】
①户:门。②何莫:为什么没有。【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6?18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注释】
①质:质地,这里指遵守周礼的思想感情。②文:文彩,这里指礼节仪式。③野:粗野,缺乏文彩。④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⑤彬彬:孔子所谓“彬彬”,指文质配合恰当。【译文】
孔子说:“只有遵守周礼的思想而缺乏一定的礼节仪式就会粗野;只有礼节仪式而缺乏遵守周礼的思想就会虛伪。只有把礼节仪式和思想感情配合恰当,才能成为君子。”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注释】
①罔(wǎng往):同枉,这里孔子指不正直的人。【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能在社会上〕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由于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①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释】
①好(hào号):喜爱。【译文】
孔子说:“〔对于周礼〕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治国的大道理;具有中等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治国的大道理。”
6?22樊迟问知①,子曰:“务②民之义③,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注释】
①知:同“智”。②务:从事、致力。③义:这里主要是指忠君、孝亲等服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道德。【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智,孔子说:“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又问怎样才算仁,孔
子说:“仁者先〔按周礼〕作艰苦努力,而后获得结果,便可以说是仁了。”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
孔子说:“智者爱水,仁者爱山。智者活跃,仁者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译文】
孔子说:“把齐国〔的社会〕改变一下,便达到鲁国这个样子,再把鲁国〔的社会〕改变一下,就达到先王之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