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小公主发了脾气,啪一下就将琉璃灯摔碎了。
&esp;&esp;“不要这个!”她不要贵重的琉璃灯,想要大而轻的纸灯笼。
&esp;&esp;李谕逗她:“你到底要哪个嘛?你不说你要哪个,为父怎么知道是哪个。”
&esp;&esp;小公主指这个,李谕就说那个,把小公主急得泪花都出来了。宫人们忍俊不禁。皇后站在不远处,看看灯,看皇帝与小公主,也不由微笑。她携着贤妃陈氏的手走过来,提了盏金鱼灯给小公主,才叫她破涕为笑。
&esp;&esp;孩子们在一起玩,一圈宫女围绕着他们,花园中笑闹声不绝。皇后眼睛盯着孩子,低声说:“陛下这么喜爱小公主,宫中若再添几个这样的女孩儿也好。”
&esp;&esp;她与皇帝并肩坐在一处,说话声虽然轻,但李谕听得很清楚。他看了皇后一眼,又看了贤妃一眼。贤妃立在不远处,她从夏天断断续续病了许久,最近终于好了起来,脸上用了脂粉,终于消了病色,显出娇妍。
&esp;&esp;李谕也低声向皇后说:“所以你们就叫小陈娘子来伺候公主?”
&esp;&esp;他还记得这事情。
&esp;&esp;皇后只说了一声:“陛下!”她脸色有些苍白委屈,但没有否认。李谕知道她和贤妃走得近,说这话也怪没意思的,他也不想让冯皇后没脸。
&esp;&esp;“后来小陈娘子怎么样了?”他问。
&esp;&esp;皇后这才缓和了些,说:“贤妃训斥了她……偷偷抹了几夜的眼泪。她其实是个稳重人,只是一时迷了心窍。”
&esp;&esp;李谕沉默片刻道:“等出了正月,就送她回家吧,赏赐她些东西,别太难堪了——好好一个姑娘,白耗在宫里做什么。”
&esp;&esp;皇后抿着嘴唇,她实在弄不懂皇帝的心思。若要真讨厌小陈娘子,为何又牵挂她的出路,保住她的一点颜面。不过她还仍应了是。
&esp;&esp;什么叫白耗在宫中……她心中朦朦胧胧闪过一个念头,但抓不住,只觉得周围的华灯也没那么有趣了。
&esp;&esp;李谕从花园回东华宫路上又听到一阵笛声。今晚的奏乐助兴的乐手应该散了,这会儿不知道是哪个笛手在加练,夜风中只有孤孤单单的笛声。
&esp;&esp;李谕随口喃喃一句:“这笛声听着凄凉……”
&esp;&esp;他随着那笛声就忍不住叹了口气,终于觉得舒畅许多。
&esp;&esp;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那天,宫门打开,宫中一些得宠的女官可以领了牌子,出宫看灯。虽然只是一部分人,也足够兴奋了。相熟的人会早早托好了人带些宫外的玩意进来。虽然带进来时候都要被检查一遍,但一年就这么一日,谁也不怕这个麻烦。
&esp;&esp;李谕在这一日颁了旨意,给萧桓升了品级,给他封了将军,给郑姑娘封了诰命。这就是他送给萧家的大礼。萧从简亲自领着萧桓来宫中谢恩。
&esp;&esp;例行套话之后,萧桓先退了下去。李谕问萧从简晚上去哪里看灯。
&esp;&esp;萧从简不说,李谕也猜到个大概。
&esp;&esp;“丞相大概是不看灯的吧?”
&esp;&esp;萧从简笑笑,道:“陛下认为臣是这么没有人情味的人吗?”
&esp;&esp;李谕就道:“在家看灯不算,在宫中看灯也不算——都太寻常了;你会约个佳人,去庙会上看灯吗?”
&esp;&esp;萧从简像是觉得皇帝说的话十分有趣,依然微笑,嘴上却否认了:“那是萧桓那些年轻人的做派。人年纪大了,就不爱这些了……”
&esp;&esp;他已经看穿了李谕的心思,温柔地戳穿了他:“陛下若想出宫看灯,请务必带好侍卫。”
&esp;&esp;李谕不肯放过这个机会:“朕并不是去看灯,而是去体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