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亲近那些力图在这个世界上有所表现的人吧!——他们有高远的目标,有宏大的潜能;亲近那些精诚恳切的人吧!——他们能乐于助人,助你努力服务于社会。
那些在你周围通过奋进而取得成功的人,会刺激并鼓励你做更艰苦的奋斗,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假使你有潜能而不想去实现它,你的天赋也将变得迟钝而失去能力。所以,不要吝啬你的潜力,激发你的潜能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获得幸福的人生。
4。先扫小屋,再扫天下
成功者从来不因为小事而懈怠,相反会把小事认认真真办好。他们会把做好小事看作是一种成大事的磨练。
勿因小事而不为。眼前的小事或许正是将来做成大事业的幼苗或基石,通常大的成功都是由做好小事积累而来的。
虽然,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的结果是什么样子。但是请记住,古代圣人说过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以后想做的事,对于你来说是梦想般的事情,但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会把梦想变为现实。
很多时候成功在常人眼中是力不能及的事情,其实成功就是你身边的那些“琐碎小事”。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杰克远行,途中发现一块别人废弃的马蹄铁,耶稣让杰克捡起来。杰克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继续往前走。耶稣自己弯腰拾起,并用它换得几文钱,买了十几颗樱桃藏在衣袖里。出了城便是茫茫的荒野。走上一段路,耶稣故意掉落一颗樱桃在地上,口渴难捱的杰克,不得不弯腰捡起来吃。就这样,一个丢,一个捡,杰克也顾不得狼狈,就这么一次又一次地弯腰,毕竟解渴要紧啊!
事后耶稣借此事教育杰克说,小事不做,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如果你肯弯一次腰的话,那么成功就是给你准备的,也许对于那些失败者来说,早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当初你把这些“废铁”拾起,你也会成功的。可是问题就在于“不知道那些废弃的铁是宝”,就像那个“傻瓜吃饼”的寓言,吃到第十个的时候,感到肚子已经太胀了,说早知道这样,我吃最后一个好了。
如果认为成功就一定要干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那样的人肯定是不务实际的人。
许多具有“成功信息”的东西,就隐藏在随处可见的小事中。其实,帮助你成功的路径就摆在你面前,而你却一次次地漠视它,昂首阔步地从它面前走过。你总以为自己重任在身,总是习惯抬头远望,做一些自己达不到的事情,就像你在寻找着第十个饼。
反过来说,“成功信息”也会装扮成圣诞老人,来考验那些不做小事的人,看着你捡了芝麻,然后捧出西瓜。
你可以仰仗一些准则,比如勤勉、谦虚、刻苦、诚实、认真等来帮助自己从“量变到质变”中完成人生的一次次成功。
比如反反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前前后后背诵着一个单词,你觉得你几乎筋疲力尽快要崩溃了,却还是不得其精髓。然而,第二天一早起来,你再度思考它们的时候,忽然有一种举重若轻的美妙感觉,你好像获得了新生。
如果你好高骛远,那就在做事上犯了一个大错误。你以为可以不经过程而直奔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
你心性高傲、目标远大固然不错,但目标好像靶子,必须在你的有效射程之内才有意义。如果目标太偏离实际,反而无益于你的进步。
同时有了目标,还要为目标付出努力,如果你只是空怀大志,而不愿为理想的实现付出辛勤劳动,那“理想”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一文不值的东西。
好高骛远者首要的失误在于不切实际,既脱离现实,又脱离自,总是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或者以为周围的一切都与他为难,或者不屑于周围的一切,终日牢骚满腹,认为这也不合理,那也有失公允。张三不行,李四也不怎么样,惟有自己出类拔萃。不能正视自身,没有自知之明,是好高骛远者的突出特征。
你该掂量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不要沾沾自喜于过去某方面的那一点点成绩,要知道自己有什么缺陷,不要以己所长去比人所短。
不要心中惟有自己的高大形象,从不患不知人,惟患人之不己知。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总是有一种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脱离了现实便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脱离了自身便只能见到一个无限夸大的虚幻影子。
没有坚实的基础,只有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没有确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只有空空洞洞的胡思乱想,这是形成好高骛远者人生悲剧的前奏。
其次,好高骛远者大都是懒汉,害怕吃苦、惧怕困难、情绪懒散,从精神到行动都游游荡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甚至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吃苦耐劳者,认为那是愚蠢。也打心眼里瞧不起每天围绕在身边的那些小事,不屑于做它,这是形成好高骛远者人生悲剧的根本性原因。
好高骛远者在人际交往中也是极不受欢迎的一类人。对地位比他高的人,或者巴结奉承、奴颜婢膝;或者不屑交往,认为他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对地位比他低的人,则一律鄙视瞧不起。
如果他是个工人则瞧不起农民,开口闭口都是乡下人这样脏那样丑。如果他是个干部则瞧不起工人,这样没修养,那样没德行。结果地位比他高的人瞧不起他。地位比他低的人也同样瞧不起他,成为两头受鄙视,被抛弃的人,结果当然是悲惨的。
小事瞧不起不愿做,而大事本想做却做不来,或者轮不到他做,终于一事无成。眼看着别人硕果累累,他空有抱怨,空有妒忌。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人,故能成其大。”要想度过人生的危难,战胜人生中的种种挫折,完成天下的难事,要在年轻的时候,就着手去干。
要想成就宏大的事业,实现理想和追求,必须从最细小最微不足道的地方做起,从最卑贱的事情起步。
一分钱虽少,但在生活中起的作用却很大。
在今天的生活中,商品的定价几乎都余有点尾数,很少是整数。比如,商家往往把300元的东西定价为29999元,副食品的定价多数为985元、889元、095元……等等不一。据说,这样定价的意思是使消费者感觉定价严谨合理,一张整钞拿出去,总是还有找回的余钱。余钱的多少,实际上仅是个心理感觉罢了。所以在消费中,一分或者数分的硬币,对商家来说很重要,但对消费者来说,常常是多不足惜。
现在日渐流行使用信用卡,对很多人来说,分币更是个无足轻重的东西。
所以,你虽然经常可以看到银光闪闪的分币,在大路上、草丛中、商店门口,你也懒得弯一下腰,把它拾起来。更常常看到的是,人们经常用分币来取乐,如练瞄准、抛距离、撞运气……
在一家超市室内的喷泉池里,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拿着分币往鲤鱼嘴里扔,结果池子里常常有很多白花花的分币,据说,商场的清洁工因此而有了固定不薄的“小费收入”。
由于日常生活中要大量流通分币,分币的短缺给银行、交通、通讯等等带来不便,以致媒体不得不对大众广而告之,希望大家珍惜分币,并且兑换出来。
一天,某银行接待了一个带着几个麻袋的顾客。麻袋里装的全是分币,而且大多是一分币。银行负责人立即发动大部分人来清点,整整清点了一天,共有二十余万枚之多。
哪来那么多的分币?原来这个顾客是靠拾破烂为生,这些分币是他在五年内拾来的。他所做的仅仅是弯一下腰,把它们拾起来,日积月累而已。
他说在垃圾里,常常能拾到成罐成袋的分币,因此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收入,这正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成功是着重过程甚于结果的。伟大的成就总是孕育在一次次的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