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人在这一阶段中最纯洁的、最神圣的活动。同时,它是人的整个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所特有的。所以游戏给人快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以及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能自动决心地坚持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全神贯注游戏着的儿童,一个这样沉溺于游戏中的儿童,不是儿童生活的最美丽的表现吗?”
此外,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依德认为,游戏是一种渲泄情感的工具。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排除消极的情感,保持积极的情感。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认为,游戏是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必要过程。埃里克森认为,游戏使儿童有可能安全地操练以后现实生活中将被规定要做的事情,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说,游戏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玩儿,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我们常说的娱乐、休闲、旅游都是玩儿的表现形式。对幼儿而言,玩就是其生活的主体。他们这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恰恰是在创造生命的价值,因为他们是从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也即从玩中学。
起码我们现在可以知道,游戏对于孩子的思维、动作与创造性的提高有三大好处:
玩儿能促进自由思维的发展。我们知道,人的思维与电脑不同,电脑的思维基本是一种预先制定好的、规则的线性思维。而人的思维并不总是线性的,更多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创新来源于人自身所接触的信息的多少及它的关联程度,同时,也依赖人类身体自由的神经连结水平。这两者都与身体自由的活动能力有关,尤其对婴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身体活动使他们能获得直接的感知,增加信息感受量。同时,活动机会的增加也促进了神经系统自身的发育,二者相辅相成。这样,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受能力也随着游戏机会的增加而增强,思维的自由度也随之而扩大,自然,思维质量就会提高。
玩儿是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途径。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除了依照遗传密码而发展和成熟之外,还需要动作的训练。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游戏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尤其对于精细动作而言更是如此。游戏可以通过类似娱乐的方式促进其动作的发展,比如积木游戏、运动游戏等。由此可见,不论是精细动作还是大动作的发展,游戏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
思维的自由度和创造性得益于游戏时动作的精确化和系列化。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了上述观点。真正出色的运动员,不仅需要长期持久地训练,还需要思维发展达到很高的水平,善于用脑来处理或控制自身动作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善于把握运动的各个环节的连结、变化,并力求创新。由此看来,动作的准确程度和创新水平往往是运动者思维水平的一种表现,科学家发现,如果小孩动作水平很高,尤其精细动作方面表现良好,那么可以预见小孩在思维水平上将达到较高的水平,相反则思维水平一般。
了解了这几点,相信你不会再干涉或轻视孩子的游戏了吧?
请记住福卢倍尔所说的:一个全神贯注游戏的儿童,是最美丽的。
好爸爸绝招:
0~2岁儿童的游戏:
提供较为鲜艳和形状各异的玩具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和兴趣。
玩具应以至少不能塞入嘴巴的大小为起点选择,要求不含铅类物质。最好减少他们与皮毛类玩具接触的机会,避免细菌感染。
玩具应耐摔打,而且以儿童能自己控制为宜。
2~3岁儿童的游戏:
扩大儿童生活体验的机会,使他们能从生活中学习和模仿。
可以通过动画类图书或影视作品来启发他们的幻想。
父母可以适当示范、启发,使儿童产生情境性想像,之后可以付诸行动。
通过游戏学习社会化的动作,为未来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3~6岁儿童的游戏
刺激儿童想像,鼓励他在游戏中创新。
重视儿童间的合作在游戏中的重要作用。
重视游戏的可参与性。
4让孩子在游戏中发掘潜能
著名教育家塞德兹对儿子的教育都是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的。针对孩子的各种潜能,他对儿子设计了五花八门的游戏,比如绘画游戏、音乐游戏、造型游戏、语言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创造性游戏、体育游戏等等,尽力使儿子的潜能无一遗漏地发挥出来。
有一次,小塞德兹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玩耍。他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是把一些木块连成一串,充作车厢,他在前面拉着“车厢”冒充火车头。他做这个游戏做得很认真,不光要像火车那样发出“呜呜”和“哐啷哐啷”的声音,还要负责在到站时报站名,招呼想像中的“旅客”上下车。
这天小塞德兹突然想到要增加几节车厢,使这个“火车头”能带领更长的火车。可是带钩子的小方木块都用完了,怎么办呢?小塞德兹想到了刚刚买回来的磁铁块,用绳子拴在最后面,刚刚合适。
他拴好一块磁铁,又拿来另一块。可是,好像突然着了魔一般,那块磁铁怎么也不肯乖乖地跟在第一块的后面。他一把它放到后面,就有一股力量将他的手弹开。小塞德兹用尽了全身力气,可是那两块磁铁怎么也不肯吸在一起。
小塞德兹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磁铁,好一会儿,他忽然大叫起来:“爸爸,爸爸,快来看呀,这两块磁铁里住着两个小精灵!它们不愿意在一起。它们闹别扭了,谁也不理谁。”
塞德兹忍住笑说:“傻儿子,这可不是什么精灵,这是磁力的一个重要原理,磁铁分为正极和负极,而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你手上这两块磁铁都是正极,当然会因为相斥而弹开啦。”
“真的吗?”小塞德兹怀疑地说。
“不信?你拿那一块磁铁过来,对,就是缺了角的那块。这块磁铁是负极的,你再试试看,它们会吸到一起的。”
“真的!”小塞德兹觉得有趣极了,他的问题立即成串地出来了:“正极和负极是什么东西?磁铁为什么要分成正极和负极?为什么正极和负极就要吸在一起呢?”
塞德兹趁机教了他很多地质学上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与游戏紧密结合的,所以小塞德兹学习起来毫不费劲。
为了开发儿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塞德兹设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例如,他曾经送给儿子一个小玩具,用橡皮筋作动力并可飞入空中。小塞德兹非常喜欢,马上就联想到它与飞机的相似之处。他照着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小塞德兹正是在这个玩具的启发下,明白了飞机飞上天的原理,从而开始制作航空模型。
一天,塞德兹给儿子带回了几块眼镜片,有近视镜片,也有老花镜片。小塞德兹对新奇的事物一向感兴趣,他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没过一会儿就大叫眼花,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当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远处教堂的尖塔突然来到了他眼前。
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
从此,他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地游戏和动手玩耍,小塞德兹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最好的开发。当后来人们称赞他富有天才时,谁能想到,他的天才都是“玩”出来的啊!
孩子们天生就有非凡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他们通过天生的好奇心来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观察,然后思考、触摸、感觉、尝试、倾听,乃至嘟嘟囔囔。